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堂課是二零一七年《法華經》的課程研討。我們針對現場的同學還有網路班同學的提問,彙整了三個大主題,其中包括十個小題來做研討。這個研討,我們是採取互動的方式。師父先把題目做一個扼要的說明,然後諸位可以提出問題再做深入的討論,就是希望能夠互動。
【學員問題】有關“諸法因緣生”及“萬法唯是一心”的權實關係。
【師父答疑】這個主題就是說,“諸法因緣生”跟“萬法唯是一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這個是整個<方便品>的核心思想。<方便品>的意思就是說,佛陀說法是從兩個角度來說:第一個,從我們生命的現象來說法;第二個,從我們生命的本體來說法。我們解釋一下。
佛陀出世以後,面對無量無邊的眾生,他老人家在施設教法的時候,是從因緣先切入,就是“諸法因緣生”。因緣的意思就是說,佛陀是務實地面對我們的生命現象。當然,因緣觀講得最詳細的就是唯識學。
唯識學的因緣觀,它的解釋就是“恆轉如暴流”。諸位,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現在的我是由很多很多過去的我累積而成的。就是我們有很多很多的過去,然後才有所謂的現在,現在的我也會創造未來的我,所以構成一種“恆轉如暴流”的現象。
因緣觀的意思就是,生命是恆常相續的,這個就是因緣觀。佛陀面對現在的眾生,他就必須考慮我們過去的生命經驗,就是這個人過去生遇到什麼樣的善知識。他可能遇到是一個小乘的善知識,跟他開導涅盤的法,他接受了。或者他過去吃了很多的苦,他對痛苦極度地厭惡……也就是說,佛陀基本上不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而是站在眾生的過去。你現在走到這個時候,不可能馬上改變,所以先隨順你的過去來施設教法。佛陀剛開始是這個態度。就是,這棵樹已經長成這個樣子了,你不能夠硬把它扭動的,否則這棵樹會斷掉的。我們只能順著這棵樹的成長過程去做修正。佛陀剛開始就是這樣子:先考慮你過去所造什麼業,你都起些什麼思想,你心中都有些什麼希望,然後為你說法。
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它的好處就是容易上路,因為剛好是契你的機。就是說,佛陀先不求契理,因為這個理想太高,他不一定做得到,先契機。佛陀這樣子施設五乘教法以後,很多人就很容易上去了。為什麼?因為剛好跟他的需求相合。
佛陀一開始是從“諸法因緣生”安立了五乘教法。但是,這個因緣生有一個嚴重問題:剛開始,你會覺得——欸,剛好滿足我的根性,我就喜歡這樣的一種修行!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因緣生的問題就出現了,就是差別相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人跟人之間的差別,聲聞、緣覺、菩薩的這種路線,大家距離越走越遠。這個時候,佛弟子難免都會互相地接觸,尤其是方等時,三乘人就聚集在一起了,就互相對比了。互相對比的結果,心中就有疑惑了:欸,我怎麼這樣子?他怎麼這樣子?
這樣子就是過度的契機,它的好處就是容易上路,它的缺點就是每一個人都不圓滿,各走各的路。因為因緣生,它只能夠走單向的,他沒辦法圓融無礙。
所以,到某一種程度,佛陀就必須要調整他的路線了。佛陀不再講諸法因緣生了,佛陀講萬法唯是一心。就是要大家再想一想:你從什麼地方來?
諸位!當我們修五戒十善生天的時候,我們要想一個問題:這個天的果報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緣給你的嗎?如果諸法因緣生,那這個事情就嚴重了,就非常嚴重了,眾生的法界就沒法改變了。為什麼呢?從因緣角度來看人生,昨天的你創造今天的你,今天的你創造明天的你,那這樣子下去,沒有幾個可以成佛的,只有少數可以成佛。誰一開始就遇到大乘佛法?誰一開始就有成佛的種性呢?我們來自於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教育。所以,因緣生只能夠強調輾轉相續,順著因緣下去那就很簡單嘛,好的更好、壞的更糟!因緣生就是這樣,它這個趨勢就是這樣。你過去生遇到好的老師,你就越來越好,輾轉相續;你過去生遇到一個聲聞的老師,你就越走越涅盤。諸法因緣生,沒有回頭路了。
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樣子十法界只有少數人可以成佛了。佛陀必須要解決這個差別相的問題。所以佛陀說,諸位!其實諸法不是因緣生,因緣只是一個助緣;一切法是我們一念心性變現出來的。那這樣子就很多人有希望了。原來,因緣只是一個假相,它是一種生滅造作的假相!也就是說,我不管你這個鏡子的灰塵是什麼顏色。諸位,我們無量劫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鏡子,但是長時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