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路要走,但是起碼你上路了。剩下是什麼?就是絕不放棄。點點滴滴,絕不放棄!
一個人道理懂了以後,就是剩時間的問題了。你懂了道理,掌握方法以後,那生命對你就有意義了,你就會慢慢地慢慢地進步了。如果這個道理你不知道,那我認為你的生命從成佛之道來說意義不大,你就是在過日子,就把今生的業消完。福報大的就把福報享盡,罪業深的就把罪業消了,就這樣子。你今生來,就是該怎麼來就怎麼走,就這樣。
你這道門開了以後,不是馬上能夠改變自己,但是你不要放棄。反正我就是慢慢地進步,我走三步、退兩步,這樣明天再走三步、再退兩步。只有一個原則。所以《法華經》學完以後,最後只有一句話,就是想辦法讓你保持進步!就這樣而已,剩下就這樣子。
所以不要要求自己一次到位,成佛之道沒有一次到位的,至少我們開始走了,至少我們走對路了。先認清路頭,好過你什麼都不知道,還在妄想裡面打轉,那你這個人生就空過了。
【學員提問】師父!阿彌陀佛!先感恩師父,剛為我們帶領一個實際的操作!弟子受益非常多,也瞭解到為什麼《楞嚴經》中提到耳根是圓通的本根。
因為透過師父帶領,弟子感覺到有一種……心的焦距原本是在聲音上,可是師父是帶領我們去領悟到背後能夠聽到“沒有聲音”的那個明瞭性。因此弟子的問題是說,剛剛師父的那個帶領,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平常自己在佛堂的時候,也做一個這樣的練習,讓它能夠串習?讓我們可以去體會到師父要帶領我們領悟的那個明瞭心性?
【師父答疑】可以!這個空觀是基本功。空觀就是把心帶回家。當然六個門都可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但是聲音最好了。
佛陀是說,透過聲音,這聲音出現、聲音消失,你看到它的起伏,而你能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表示你已經開始脫相,脫離相狀。但是它那個離相一定要知道相狀,就是你不能把相狀滅掉,要“見相離相”。當然,不是一定要聲音。比方說你看一尊佛像。我看一尊佛像,我心中會出現一個佛的影像,但是我看到它的時候也是不迷不取不動,也可以回家,但是聲音是最快、最容易。六根門頭都可以。重點是往回走,你不能跟著六塵的節奏走。
我們現在問題在哪裡?叫做心隨境轉。就是過去的業力創造了六塵,然後我們就多事,就跟它互動;互動以後又造了一個新的業力;來生來的時候又把這個業力現出來,我們又跟它互動……然後就沒完沒了了,叫做輪迴,就像輪子一樣不斷地轉。現在要逆向操作,叫做逆流照性,迴光返照。空觀是基本功。這第一個。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二、第三其實道理一樣。
【學員提問】二,怎樣才是真正在心性上修,而不是在心識上修?三,空觀與假觀兩種觀法應如何互動運用?
【師父答疑】一心三觀,它的核心思想,是你要能夠先空觀,先回歸到一念心性。所以,在心性上修跟心識上修,最大的差別就是空觀。你的心離相就是心性,你的心帶有妄想就是心識。簡單講就是這樣子。
你看祖師大德,他在考驗你的時候,那種禪宗的大德一見面的時候,他用話刺激你。他從刺激當中就知道你這個心中有沒有影像,一逼就知道了。如果一個人心中是離相的,一刺激的時候,他的心表現出來是不一樣的,是如的境界。心中帶有妄想的人,一刺激的時候,他的心會波動。禪宗為什麼能夠以心印心?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的心中有沒有帶妄想,一看就知道了,叫“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有相狀在裡面,你的心不單純。所以,心性是離相,心識就是帶相,簡單講就是這樣子。
所以,你離相沒有乾淨,你十如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那叫帶妄修真。帶有妄想去修十如是,那就不太好了,這個雜質太多了,就是這個黃金的純度不夠了。
第三個問題,空觀跟假觀的觀法應該如何應用。我個人覺得,當然也看人了。有一種人他妄想打得很厲害,這種人只要轉過來,也是利根人。有些人不打妄想,但是他死氣沉沉,他整天的心就是昏昧。年紀大比較會這樣,他也不打妄想,他妄想比較微細,但是他整天昏昏沉沉的。
妄想打得多的人,空觀比例要高了。如果說我這個人也不打妄想,我也不憶佛唸佛,我的心什麼都沒有,那就修假觀,假觀的比例要高。這樣聽懂嗎?所以,應病與藥,沒有標準答案。
你修行,你要先了解你自己。你對你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你怎麼修法呢?現在的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