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幹嘛。就像小孩子一樣,你老是盯著他,他慢慢就會往好的方向走。也就是說,你在修學法門的時候,不能把所有的心都放在法門身上,這是不對的。你要有一半的心放在法門的操作,叫做事修;你要把一半的心放在你自己的內觀。那怎麼內觀呢?它有兩個方向:
第一個叫做空觀,叫做離相清淨。
我們以前的心叫取相分別。當然,每一個人取的相狀不一樣了。
你看聲聞人,他為什麼變成聲聞種性?他自找的。我們今天如果把生命拉到原始點,我們什麼種性都不是。
但是聲聞人的特點,他特別喜歡收集人生的痛苦。他自己的痛苦也收集,他看到別人在痛苦,他也把這個相狀收集起來。所以他的結論:人生沒有價值!那你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取相分別,你自己找的。你自己去取很多痛苦的相狀,然後你就把你的心不斷不斷地塑造成一個痛苦的相狀。
菩薩種性是怎麼來的呢?也是取相分別。我們老是看到菩薩不把痛苦當一回事,他看到功德,他是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他看到自己有功德相,他也感到很榮耀;他看到其他的菩薩,整天在那邊做義工,他也讚歎,他把別人的功德相也取過來。所以,在他的生命當中,痛苦、快樂根本就不算個事兒,他只要能夠成就功德,他命都可以不要。菩薩種性!他怎麼會淪落到這種分上呢?取相分別!
我們今天是把一個本來清淨的心性,經過長時間的輪迴,已經塑造成各式各樣的定型了。本來是沒有定型的,現在被我們搞成定型了。這個問題不處理,你修什麼法門,到最後都會產生困境,沒有例外。你一開始修得不錯,到最後,歷史會不斷重演。你不信?你沒有聽《法華經》,你來生再來,你也會遇到你相應的法門,該遇到誰就會遇到誰。修一修,一開始不錯,到最後糟了,上不去了!一個人,他不是上去就是退步,沒有什麼保持原狀。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智慧的人學《法華經》,他知道怎麼轉換跑道,就是改變心中的理觀智慧。這第一個就是離相,清淨心。
第二個就是借相。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站在一念清淨心的角度修十如是。我們開始借佛陀的相狀來產生佛的因、緣、果、報的善根。或者有人說:沒關係,我先成就往生!也可以。我們先借極樂世界的相狀來產生往生的善根。也就是說,我們從清淨心而產生一種菩提願或往生的願力。
整個佛的知見,就是安住一念心性,包括清淨心跟菩提願,而它的根本在清淨心,就是“離相”。
這個離相,我們講一段小公案,就講這個趙州禪師。趙州禪師他的特色,他就喜歡用日常生活的體會讓你參禪。比方說有一天,他早餐吃完的時候,在禪堂裡面會客,就有人來請示了。這個禪師就說:“學人初入叢林,請和尚開示。”就是我一個初學者,我怎麼樣參禪?請和尚開示!趙州禪師講了一句話說:“吃粥未?”他說你吃了早餐沒有?吃粥未?他說:“我吃粥了。”趙州禪師只講一句話:“洗缽去。”去洗缽吧。
諸位!這什麼意思?我們看那個缽。那個缽,沒有吃粥之前,它的表面是光滑的。吃完粥以後會怎麼樣?會有粘性。所以洗缽就是脫粘去縛,恢復這個缽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說,現在如果我們的心是一塊缽的話,我們的心現在是有粘性的,我們現在看到什麼就“眾生處處著”,看到什麼就像強力膠,貼上去。我跟你講,你心中那麼執著,我就給你全世界最好的妙法,你都操作不起來,你都會操作成一種障礙。問題在這。
這個“離相”的意思就是說,把心中那個強力膠洗乾淨。心沒有錯,不要看到什麼就住上去,就是“見相離相”。看到什麼相,觀察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不需要這個相狀,就脫離。
也就是說,首先,我們要突破現在的困境。第一個,建立佛的知見,建立理觀的智慧,這是第一件事情。這個理觀的智慧建立以後,後面就可以把它會歸到實修。這個理觀如何會歸到實修,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