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他靠近父親,父親讓他掃廁所,廁所掃乾淨以後讓他掌管珍寶,但是他內心不希取,他只有了知而不希取。就是“我等雖說,諸法寶藏”,就是二空真如秘詮實相,所以它是一切佛法的秘密之藏。但是,我對於這樣的二空真如所顯的六度波羅蜜,“自無志願,亦復如是”。
其實這個地方前面有說過,他為什麼不希取呢?兩個理由:一個是年紀老邁,第二個得少為足。因為聲聞人以為繼承這些珍寶還要種種的造作,他覺得年紀大了,精神體力實在是不堪再做修行了。但是他不知道,這種理觀,你什麼事都不要做,你只要觀念改變。觀念改變就好,你就能繼承家業。它跟前面的權法的有為造作不一樣。四念處是很辛苦的,修六度也是很辛苦的,但是繼承家業是當下一念相應就可以了。他以為是還要去有為造作,所以他心不希取。
這下面會詳細說明他沒有希取的理由。我們看經文。
我等內滅 自謂為足
唯了此事 更無餘事
我等若聞 淨佛國土
教化眾生 都無欣樂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
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
無大無小 無漏無為
如是思惟 不生喜樂
對於領知家業,這麼多的珍寶,他為什麼不生希取呢?“我等內滅”,因為我已經向內證得了滅諦,成就了我空的真理。我一開始就是追求安穩,也沒有要成佛,我要的是了生死,所以我覺得已經滿足我的心願了。“唯了此事,更無餘事”,我認為所作皆辦了。因為我就是一個窮苦潦倒的貧窮子弟,多生多劫深受生死業力的折磨,我的涅盤可以保護我。他覺得這樣夠了。
所以,在般若會上,“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對於怎麼樣去上求佛道,怎麼去下化眾生,成就功德莊嚴,圓成佛道,我沒有好樂之心。“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這個是空三昧。聲聞人的空性,我們講過,是從無常切入的。你用無常觀來看一切法,那沒有一個東西有價值的。即便是功德都是無常,因為無常故苦,苦即無我。
所以,整個我空思想是排外的,它對有為諸法是排斥的。不管是生死法,不管是功德法,只要有為造作的法都是排斥的。因此,從我空的思想來看一切法,是無相三昧,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它也沒有生,也沒有滅,它沒有生相滅相,沒有大小,沒有好壞的相狀。它是純粹的無漏、無為,就是一種沒有生死的涅盤寂靜,就這樣子。所以,這個小乘的空性是一種嚴重的法執。
“如是思惟,不生好樂。”所以我對於整個大乘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淨佛國土,教化眾生”,不生好樂。所以他不能發起菩提心。這是說明他這個空性是帶有出離心的。
再往下看,看第二段。
我等長夜 於佛智慧
無貪無著 無復志願
而自於法 謂是究竟
我等長夜 修習空法
得脫三界 苦惱之患
住最後身 有餘涅盤
佛所教化 得道不虛
則為已得 報佛之恩
“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對於佛陀的中道智慧沒有希求之心,也沒有志向之心,我只對於我自己的我空所成就的涅盤法,認為是究竟圓滿了。我等長夜修習我空之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遠離三界的業報身,如今是住最後一生,進入有餘依涅盤,就是最後還有一期果報。“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佛陀教化我的四念處法,我已經成就了,如法修行就是報佛恩了。所以他這個是有點得少為足了。
第三段,看“心無願樂”。
我等雖為 諸佛子等
說菩薩法 以求佛道
而於是法 永無願樂
導師見舍 觀我心故
初不勸進 說有實利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我雖然是代佛陀在般若會上講大乘的六度法門,來追求佛道,但是我對於大乘的功德法永無願樂之心。“導師見舍,觀我心故。”所以,在《法華經》之前,佛陀並沒有說一心真如是我們本具的,因為是要保護我的這種偏空之心。二乘人是因為厭離痛苦才追求涅盤,等涅盤得到以後,他就不出來了,就以涅盤為究竟。
他是到什麼時候才下定決心,放棄他心中我空的涅盤?就是他什麼時候離開他的茅蓬回家住呢?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十方佛土中,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