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是他方的法身菩薩,賈人指的是本地的菩薩,遍滿在九法界。所以這個報身佛攝受的範圍很廣。
“千萬億眾,恭敬圍繞。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這個報身佛是誰愛念呢?是清淨法身。佛陀那一念清淨的法身就住在這個報身裡面。這個地方指的是自受用報身。清淨法身那個清淨的明瞭的心性是住在哪裡呢?住在自受用功德報身,無量功德,無量相好,永遠享受常樂我淨,自受用。
那麼他的他受用呢?是“群臣豪族,皆共宗重”。“如來現起他受用”,無量光明相好的報身,來攝受這些群臣豪族,法身菩薩。“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這些法身菩薩為了聽法的緣故,經常來親近這個報身佛。最後總結,“豪富如是,有大力勢。”從他的自受用,有廣大功德;從他的他受用,他有廣大的攝受力。
這段經文就簡要地介紹他的父親。作為佛陀,他是“分工”的。報身佛管的是這些已經長大的兒子,這些兒子當然不會跑掉了。這些兒子是幹什麼呢?經常陪著報身佛到處弘法。現在比較擔心的是小孩子。這些兒子雖然栽培善根,但是到處跑。這到處跑的是歸誰管呢?就是這些應化身管,就是大悲善巧。這個應化身是心中憂念,四方去找這些小孩子跑哪裡去了。
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記載一件事。有一個退休的大將軍到雲棲寺去。當然,大將軍帶了很多地方官員,所以蓮池大師就按照方便出來招待他們,帶他們去大殿。一般我們佛弟子到大殿是先要拜佛的,這大將軍雖然學佛,他沒拜佛,只是點頭問訊。蓮池大師就問他說,你為什麼見佛不禮?“既是佛子,云何見佛不禮?”有點訶責的意思。大將軍是學過禪宗的,他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云何作禮?”說我一念不生,我就是佛,他也是佛,兩個一佛無二佛,為什麼要禮佛呢?蓮池大師就回答說,沒有外相的住持之佛,哪來心中如如之佛?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就是說,雖然從圓滿的角度來看,報身佛、法身佛,這種理體之佛是最圓滿的,但是,作為一個生死凡夫,你如果不跟應身佛結緣,那你以後怎麼蒙他救拔呢?
我們說過,這個窮子流浪當中善根受到重大傷害,他的轉折點就是跟佛陀相遇。你現在見佛不禮,那諸法因緣生,佛陀的心是大悲,但是佛種從緣起,雖然大悲,如果落入因緣,那就有親疏遠近的差別。所以就我們凡夫來說,我們重點還不適於那種去管大人的這些報身佛,我們重點是管這些到處流浪小孩子的應身佛。那麼應身佛要結緣,就是透過身口意的皈依,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跟意業的觀想跟讚歎。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跟佛陀結緣,是栽培未來得度的因緣,因為應化身對我們是真正的重要的。所以,“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頓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娛”,這個是真正對窮子有幫助的應身佛。我們往後看就知道。
這個地方講出了這個長者的父親的身分。
這以下說明第三段,“父心憂念”,他的心情憂念。
而年朽邁 益憂念子
夙夜惟念 死時將至
痴子舍我 五十餘年
庫藏諸物 當如之何
我們講應身佛管的是凡夫跟二乘,他內心“而年朽邁,益憂念子”。應身佛當然是有生有滅,他示現生、老、病、死,所以他感到他的一期的教化即將結束,內心更加憂念這些流浪的兒子,所以“夙夜惟念”,不管是白天,不管晚上,不斷地思念一件事:“死時將至”,我一期的教化即將結束,而“痴子舍我,五十餘年”,這些善根沒有成熟的、這些一天到晚打妄想的愚痴的眾生,在六道輪迴裡面打轉。而我的“庫藏諸物,當如之何”?我這個一念心性本具的功德,不知要畢竟付託何人,我這個大乘佛法的法脈不知如何地傳承下去。
這說明應身佛的憂念。就是說,我們不斷地打妄想,不斷地流轉生死,其實佛陀看在心裡面是非常憂唸的,非常擔心的。
我們看第四段的“子到父城”。
爾時窮子 求索衣食
從邑至邑 從國至國
或有所得 或無所得
飢餓羸瘦 體生瘡癬
漸次經歷 到父住城
傭賃展轉 遂至父舍
我們講善根的互相感應,這個窮子的善根跟佛陀的憂念終於感應道交了。感應道交以後,這個窮子就開始為了追求飲食、離苦得樂的關係,“從邑至邑,從國至國”,經歷了六道輪迴裡面的五蘊、十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