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如此的甚深微妙、世所希有;第二個,龍宮,什麼叫龍宮?這地方就是龍類眾生住的地方。龍類是什麼?是畜生道。畜生道,如果從因緣角度來看,是一個業障深重的眾生,是三惡道眾生。智積菩薩說,這個三惡道的眾生有辦法修這個微妙的法門成佛嗎?即使《法華經》如此的甚深微妙、世所希有,而你作為一個畜生道的龍類,就算聽了《法華經》,你真的能夠快速成佛嗎?就提出這麼一個疑問。
我們看文殊菩薩怎麼回答。
庚三、文殊回答
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文殊師利菩薩就舉出他自己親自教授的一個弟子成佛的過程。他說,有娑竭羅龍王女,這個龍女只有八歲。文殊菩薩意思就是說,成佛跟他外表的業障不業障沒有關係,跟你煩惱重不重也沒有關係,因為這都是可以改變的,重點是你能不能掌握清淨的傳承,就是你是不是能夠以一個正確的方法直觀你內心深處的清淨心、菩提願,這是核心。說,我這個人業障很重,煩惱也很重,我沒辦法修《法華經》。你講的是外行話。生死的東西是不可能破壞它的。我們只聽過光明破壞黑暗,沒有看過黑暗去破壞光明。因為你沒有去觀照,所以你才業障深重,才煩惱粗重。所以真正的《法華經》,它根本不怕你業障重,它也不怕你煩惱深。
我們往下看。這個人,她是一個畜生道,龍女嘛,而且她只有八歲,但是,她透過《法華經》的內觀以後,我們看她產生什麼效果。“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蕅益大師說,這個是她的權法的智慧,她能夠掌握這種善巧方便,知道眾生的根機。權法,就是事修,事修一定要合乎你的根機。就是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的生命是由無量無量的過去變成今生,當然你也不能完全否定過去。你就說,那我一念心本來面目是清淨,那我完全否定我的個性。也不對。事修要契機,理觀要契理。
契理的時候,那是超越因緣。但是你事修,你說我這個人喜歡拜佛,那你就拜佛吧;我這個人不喜歡拜佛,我喜歡打坐,那你就打坐。所以這個權法就是“善知眾生諸根行業”。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興趣、根機,你的興趣在哪裡。這個是權法。
第二個最重要了,實法。“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這個陀羅尼就是總持。其實只有你能夠內觀真如,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才有資格講總持,對所有的行門都有一個總相的加持。這個是實法了。透過權實二法,這是講到大乘的圓慧。蕅益大師說,這是圓滿的智慧,權實不二。
這以下講到大乘的圓定。“深入禪定,了達諸法。”你要從名字位到觀行位到相似位,從相似位要進入到見道位,所謂的分證即佛,那禪定就很重要了。從外凡到內凡,然後進入到見道位,就要有禪定的加持。
那麼你有透過全面的觀慧,加上禪定以後,“於剎那頃,發菩提心”。這句話是非常關鍵了!諸位,理觀的核心思想就是“於剎那頃,發菩提心”。理觀的智慧,我們剛開始是從聞思,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生起清淨心,思惟“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發菩提願。所以我們這種觀照是怎麼樣?由語言文字建立起來的,叫名字即佛。不過沒關係,慢慢進步以後,到觀行即佛,你的文字相慢慢少了,觀行力增加了,到了相似即佛;最後,從大乘的加行位,突然間一念的相應,那只是一瞬間而已。就是你在寂靜中,突然間,在觀你的內心的時候,於剎那頃——這個剎那頃就是怎麼樣?因為剎那無生,所以發起剎那的菩提心。
而這個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呢?蕅益大師說是圓教的初住。圓教初住就是破無明證法身了,他是住於真如了。我們剛開始修行,當然清淨心、菩提願是分開修。我們凡夫,一般來說,智增上菩薩會重視清淨心,就是先離相,菩提願可能是兼帶,所以凡夫修清淨心、菩提願會有所偏重。但是你成就一剎那相應的時候、破無明的時候,你這兩個——清淨心、菩提願是合在一起了,清淨心一定有菩提願,菩提願也一定有清淨心,這兩個就不可切割了。你成就法身以後,這兩個是同時出現,所以叫做發菩提心。這個發的是什麼?勝義菩提心,是來自於真如本性所發出的上求佛道的心,這是堅固不可破壞。
到此為止,整個成佛的因圓滿,後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