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士語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復?皇帝不過是裝模作樣地誇獎了一番,最終卻將那十策束之高閣。而張維平得知此事後,暗中使人施壓,連連打壓徐兄,甚至將他的親信貶斥到偏遠州郡。徐兄看得透徹,知道自己孤掌難鳴,憤而辭官。”
趙青雲握緊了拳頭,臉色微沉:“張維平一黨竟如此囂張?皇帝難道全然不知朝廷已然腐敗至此?”
沈正華轉身望向趙青雲,神色複雜:“皇帝豈會不知?只是他懶於政務,沉迷聲色,願意將權力交給張維平一黨掌控。張維平表面忠心,實則結黨營私,將朝堂變成他的權力遊戲場。即便皇帝偶爾醒悟,也無力迴天了。”
趙青雲的心中掀起了滔天怒火,但他深吸了一口氣,盡力平復自己的情緒:“沈大人,那我等讀書人若想入朝為官,又能如何在這樣的朝局中有所作為?”
沈正華沉默了片刻,語氣緩慢卻堅定:“青雲,朝廷雖腐,但天下仍需有人守正。你們這些後起之秀,是百姓的希望。我雖辭官,但並不希望看到你們因此放棄。入朝為官雖如履薄冰,但若無一人敢站出來,百姓只能永受荼毒。”
趙青雲聽罷,重重地點了點頭:“學生明白了。雖然前路兇險,但學生願意一試。若能有朝一日清理權臣,還天下一個公道,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沈正華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拍了拍趙青雲的肩膀:“徐兄沒有看錯人。青雲,朝堂之路遠比江湖複雜,既要有劍膽,又要有琴心。你天資聰穎,只需謹記初衷,必能走得更遠。”
趙青雲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謝沈大人教誨,學生定當不辱使命!”
沈正華放下茶盞,眼神沉鬱,彷彿回憶起一段令人扼腕嘆息的往事。他緩緩說道:“青雲,你或許未曾聽聞,十年前,朝廷曾冤殺了一位忠臣,那人名叫李景榮。”
趙青雲心中一顫,但臉上卻保持平靜:“沈大人,學生略有耳聞,聽說李景榮為人清廉剛正,是一代清官,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沈正華嘆了一口氣,語氣中帶著憤慨與無奈:“李景榮,是我輩讀書人中難得的賢才。他一生為民請命,敢言直諫。尤其在兩淮鹽案中,他冒死揭露了張維平一黨的貪墨罪行,震驚朝野。”
趙青雲低頭掩飾眼中的情緒,心中暗道:“父親的事蹟,竟然被這樣記得。”
沈正華繼續說道:“但張維平一黨怎能容得下他?鹽案結束後,張維平暗中運作,將矛頭對準李景榮。他們捏造罪名,說李景榮勾結地方勢力,圖謀不軌。最終,皇帝被矇蔽,親下旨意抄家滿門。”
他用力捏緊了拳頭,聲音低沉:“你可知道,李家滿門抄斬,那是怎樣的血腥場景?一位忠良被如此對待,天理何在?而李景榮的罪名,根本沒有任何實據!”
趙青雲聽到這裡,心中波濤翻湧,幾乎無法平靜。他努力剋制自己的情緒,低聲問道:“沈大人,那李家的後人呢?是否有人得以逃脫?”
沈正華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語氣緩和了些許:“據傳,當年李家的幼子在家奴的幫助下僥倖逃脫。這件事後來在朝野傳得沸沸揚揚,張維平派人四處搜捕,卻始終沒有抓到。”
他頓了頓,臉上浮現一絲欣慰:“李景榮雖死,但若遺孤尚在人間,這便是忠良有後。張維平一黨作惡多端,終有一天會付出代價。”
趙青雲聽到這話,心中感慨萬千。他看向沈正華,鄭重地說道:“李景榮一案,確實令人痛心。學生雖未親歷,但也深感憤怒。若忠良之後能有朝一日為父洗冤,那便是天下讀書人的幸事。”
沈正華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青雲,讀書人能有你這樣的胸懷,實在難得。若李景榮地下有知,定會欣慰。”
趙青雲低頭掩住眼中的波動。他多想站起來大聲告訴沈正華:“我就是李景榮的兒子!”但他知道,如今自己尚無自保之力,一旦身份暴露,可能會引來滅頂之災。他只能將這一切埋在心底,臉上保持平靜,緩緩說道:“沈大人所言,學生銘記於心。學生必定努力,不負聖賢教誨。”
沈正華微微一笑,語重心長地說道:“青雲,你有這樣的志向,未來必定大有可為。但朝堂複雜,若有朝一日你站上那個舞臺,需謹記一句話:心懷正道,慎行慎言。”
趙青雲拱手行禮,鄭重答道:“學生受教了。”
夜晚,趙青雲回到客房,獨坐窗前,望著窗外的月光發呆。他的拳頭緊緊握著,腦海中浮現出父親臨刑前的模樣,以及家人慘死的場景。
“父親,孩兒已經走到這裡了。”趙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