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崗南門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本臺以外,秦塞第一次見過如此之多的書,目測恐怕得有九層知本臺中兩層的存量了。
帶著秦塞穿過幾座“書山”,來到一片方圓數丈的空地,程頤遞過來不知道什麼時間拿在手上的一卷碗口粗細的竹簡,淡淡道:
“你是第一個進入我這書房的外人,給你兩個時辰的時間讀書,記住,兩個時辰,必須出去。”說完他轉身到了一座書山前蹲在地上,一本一本的開始整理書籍。
秦塞小心翼翼的翻開這卷散發著微微腐黴氣味兒的竹簡,開篇的“春秋有大義”五個字結構勻稱、典雅端莊,竟是玉筋篆寫就。於書法一道,秦塞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到狂熱,一度學書練字到廢寢忘食,無奈空懷一顆書法大家的心,卻無點滴書法天賦。知本臺中不乏王歐虞顏柳等名家的真跡,他是日日摹且臨之,十餘年筆耕不輟,毛筆不知道寫廢了多少支,但一直到如今,寫的字仍是彎曲如地龍,比之習字三月的蒙童猶有不及,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書法一道的鑑賞能力,這卷竹簡如果拿出去,僅書法本身就價值連城。
這卷區區百來枚竹片組成的《春秋有大義》,通篇用玉筋篆寫成,書法方面從行筆到結字再到佈局,均為上上之作,堪稱神品。再看內容,與知本臺收錄的數個版本的原版《春秋》相比刪減了很多內容,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側重點卻更為凝練突出,對“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之王者大道盡數刪減,隻字未提,涉及“義”之一字的內容保留的十分完整,並做了十分詳細的註解和剖析,同時加入了編撰者的個人理解和猜想。
這卷竹簡讓秦塞對春秋大義的理解很快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脫胎於《黃帝陰符經》的萬化定基心法瞬間執行,他對義和理的認知不知不覺之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春秋有大義》,闡述了撰稿人對春秋大義另闢蹊徑的解釋,這本書認為,春秋之大義非止於人與人、國與國、人與國之間的義,更應囊括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聯絡,倡導人源於天地、融於天地的理論,人在修齊治平的基礎上,要做到知義懂義,敬義重義,守義尊義。這種義非是人與人之間的小義,更應涵蓋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大義。
“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明辨是非之義;
“雖千萬人吾往矣,九死不悔。”的一往無前之義;
“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的無所畏懼之義;
秦塞盤腿靜靜的坐在地上,大腦和真氣同時高速執行,在對“義”的理解不斷拔高的同時,對“理”的參悟也水漲船高。這本僅千餘字的《春秋有大義》讀完,秦塞把它卷好放在了一邊,腦中不斷重複書中的語句,同時用萬化定基理論與之一一驗證,整個人進入了一個異常玄妙的狀態。慢慢的,這座僅有一個已關起來小門的超大書房中開始有絲絲涼風流動,仍蹲在地上整理雜亂書籍的山長程頤唇角泛起一絲微笑。
從頭頂的百會穴到尾椎附近的腰俞穴,再到腳底湧泉穴,秦塞均能感受到有絲絲涼意緩緩流入,這涼意使他渾身舒爽,三股涼意最後匯聚於關元后逐漸變暖,這股暖流沙剎那流向了他的四肢百骸,極速的涼暖交替使秦塞舒坦的想要就地翻上百來個跟頭放聲歌唱。
他腦海中不斷重複一個問題:既然學理才能懂理,懂理才能明理,明理才能用理,那麼,如何用理?是必須對萬物本源之理、執行之理學深悟透才能用理,還是隻要明白什麼是理就可以用理?
現在,《春秋有大義》這本書讓秦塞明白了,知道什麼是理、悟透何為本源之理、執行之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理和義形成融合,方可用理。
何以用理?一百個用理境高手會有一百種不同的回答,那麼我該如何用理呢?秦塞反覆問自己,然後再一次用萬化定基理論和《春秋有大義》互相驗證。《黃帝陰符經》有云:“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那麼何為“神”?“義”既是“神”。何為“義”?“一往無前、無所畏懼、以善為本、永不言棄”謂之“義”,秦塞在心裡自問自答。
此時,這座碩大無朋的書房中的風更大了些,幾座書山頂端的書被風吹的嘩嘩作響,盤坐在書房深處中間空地上的秦塞氣勢節節攀升,他結合對義的理解一遍一遍執行口訣簡易到不足千字的萬化定基心法,真氣沖刷著體內的經脈和穴位,執行越來越流暢,呼吸之間衣袍鼓盪,與書山頂上被風吹動的書頁遙相呼應,似有某種韻律。
秦塞仍是閉著眼睛,緩緩站起身來,兩腳自然開立,右手成刀狀展臂向左下方輕輕一揮,隨後左臂同樣展開向右下方揮動,最後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