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雅俗 (第1/2頁)
東坡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安在心裡納悶道,今日倒是奇怪了,皇上一向是勤政的性子,怎麼拿著本書看了半天了還未放下?
事情是這樣的,皇上每日早晨下朝之後便會開始處理要緊的摺子,之後,偶爾才會看些史書或是傳記,有時候還會召大臣在御書房議事。像今日這般一下朝之後就抱著本書開始看的還是頭一回。
王安偷偷瞄了好幾回,才看清那書的名字——《字源詳解》。
不是皇上常看的那幾本,這本書他還是頭一回見。
周廷彥不知王安心裡的疑問,兀自看得起勁兒,有時還會拿起筆在上邊圈圈畫畫。
“君”字多意,寓意也好,詩經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只是用的人也多,就顯出俗氣來,“軒”字也好聽,只是寓意不夠好,世人常將其指馬車或小室,用做名字難免顯得小家子氣;“珺”字倒是少有人用,不過單單指美玉,意思上不夠深遠,再者這字多用於女子,恐孩兒長大後會不喜。
再來說取女兒的名字,若是想取個文雅清新的大多從女字旁,是想取個尊貴萬千的大多從玉字旁。周廷彥是瞧哪個字都覺得庸俗,哪裡配得上他的寶貝女兒!
翻了半天書,周廷彥愣是沒找出一箇中意的。
平常對國政大事尚且遊刃有餘的皇上今日居然被取名字這樣的小事難住了。
王安在一旁偷偷瞄了一眼皇上在書上圈的字,心裡猜想,這怕不是要給昭儀肚子裡的皇嗣名字?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按著大周的習俗,皇子公主們在滿月那一日皇上才會賜下名字。若是皇上實在喜歡,也可提前一些日子,但卻沒有皇嗣還沒出生,就開始起名字的。
而且看這架勢,皇上是不準備讓內閣取名,打算自個兒親自來取。
大周的皇子公主取名並沒有按字排輩的說法,全看歷朝的皇帝們喜歡。
而到了周廷彥這一代也是如此。
至於為什麼公主的名字中都有“予”字,不過是他覺得吉利好聽又省事兒,所以就用了。
畢竟,他對公主可不就是要什麼給什麼嘛,這字也算得當。
而皇子的名字就要複雜些了,一般皇上會讓內閣取好之後再呈上來,皇上自己選一個喜歡的。
比如大皇子的名字——周琮瑞,這名字的寓意好得簡直不能再好了,上承宗廟,下為祥瑞。有大皇子的珠玉在前,這餘下的皇子可就不好取名字了。
皇子的名字沒想出來還能理解,偏偏皇上連公主的名字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別問他是如何知道的,端看皇的書仍舊捧著就知道了。
周廷彥苦尋無果,遂不再繼續想。索性專心幹起旁的事情來了。
而後,他正批摺子呢,突然牛馬不相及地想到了先秦人的《離騷》一篇。其中有一句“名餘曰正則,字餘曰靈均”他倒是覺得有些意思。
於是,周廷彥夜裡就跑去未央宮將他想的名字說與美人聽。
他原以為二人品味相當,她應該拍手稱讚才是,沒想到事情出乎他的意料。
他剛剛走進未央宮,就見小美人坐在小榻上,面前的小几還擺著筆墨紙硯,一臉興致勃勃地望著他,一雙眼睛晶亮晶亮的。
只聽人說:“皇上來得正好,嬪妾給肚子裡的孩子取了個小名,正想說與您聽呢,可巧您就來了。”
周廷彥也來了興致,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誰的名字取得好,遂坐下拿起她寫的字看。
王安隔得遠,也不好伸長了腦袋去瞧,只能在一旁好奇得不得了。
孟清瑜還非常用心地想了三個,知道皇上挑剔,特意留著給他選呢!
周廷彥將她寫的三個名字一一看來,越看眉頭皺的越緊。看了一會兒之後,又轉頭去看,撐著腦袋的小美人,如此反覆幾次之後索性用了些力的將那幾張張紙拍在了桌子上,一臉的不高興。
在孟清瑜身邊伺候的白芍和綠雲則是一臉平靜,她們看到主子取的名字的時候也是一臉不敢相信。
她倆差點就要懷疑從前主子的才女之名是不是花錢買來的。
孟清瑜卻不明所以,不明白皇上為何不高興。她自個兒又拿起她取的幾個小名欣賞了一番。
虎寶、二壯、牛牛,多好的名字啊!
人家一聽名字都覺得這孩子生的結實,她可不就盼著孩子健健康康的麼!
於是,她問道:“皇上這是發什麼脾氣呢?可是沒選到中意的名字?”
周廷彥深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