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捌分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陳興顯親自制定的物資保障體系,戰區級別的後勤保障,至少要保持全軍三個月的消耗。

而鎮一級別的戰術單位,則至少需要攜帶一個月的糧草,團一級為十五日,營級為十日,隊級為五日。

隊級作為最小的戰術單位,也是物資保障的最基層單位,下面的排級和棚級則依託隊級的保障體系。

而物資保障的載具,定然是優先選擇船隻,其次才是車馬,最後是人拉肩扛。

各鎮偵察營的戰士們,在開戰之前的偵查內容,就包括對後勤線路的偵查。

因此中華陸軍的作戰,只要遠離沿海百里區域,那必然是沿著河流兩側前進。

只要有河流,那就多抓勞工,把輜重都放在船隻上,靠人力拉動船隻逆流而上。

當然這樣的保障體系只在幾個戰役上使用過,也只有北島和婆羅洲這樣的大型島嶼才會用得上。

而脫離了河流之後,主要依靠馬車,這一塊中華陸軍不是沒遇到過,但情況很少。

先不說西班牙人牢牢掌控的南美,就光是一塊北美大陸,就幾乎比肩三個南大陸的面積,更是五倍於大明的領土。

而大部分的土地都遠離海岸,更沒有什麼河流可以用作運輸,只能全部倚仗馬車。

當然陳興顯想過修建鐵路,可耗費的時日過多,若是依靠鐵路線慢慢推進,恐怕他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中華完全佔據北美大陸的那一天。

後勤體系是最考驗一個國家綜合作戰能力的方面,大明每次北征草原部族,哪次都是負責運糧計程車兵,比前線作戰計程車兵多。

北部戰區在北島的作戰,一直是一個鎮在前面打,守備團帶著數倍於這個鎮的勞工在後方運輸糧草、修路。

這還是因為有著海軍可以隨時運輸糧草的情況之下。

所以第一運輸鎮的建立,只是為了訓練和探索物資保障的方法,真正到了戰時的時候,絕不是一個第一鎮就可以滿足中華陸軍需求的。

中華的彈藥運輸,一直採用檀木製成的箱子,裡面鋪設稻草和炭包。

防蟲、防水、防顛簸...

這樣的彈藥箱中華陸軍有數以百萬計,且還在大批次的製造之中。

像第一運輸鎮運輸的主要是大宗的物資,例如尚未脫殼的水稻,整袋的鹽、糖、茶葉、菸草、火藥...

而到了鎮一級別的輜重團,則會對這些大宗物資進行分類,每個箱子裡各種生活所需的物資都會裝上一些。

一般分為三類,甲類是包含一個棚十多個人一整天的消耗,包含口糧、乾肉、乾菜、糖、茶葉、菸草等。

乙類則是僅僅滿足日常所需,是提前製作好的滿足一個棚戰士一日份的乾糧和鹹菜。

最後是丙類,裡面是大部分的彈藥和少部分的口糧,口糧是壓縮餅乾。

豬油、鹽、糖、米、各種堅果碾碎,製成的壓縮餅乾,僅僅能讓人活著,毫無美味可言。

這三種尺寸的箱子自然規格不一樣,甲類的箱子最大,需要用馬車專門運輸。

乙類的箱子則和彈藥箱差不多大,丙類箱子最小,戰士們肩膀扛著就能走。

這也是對應著物資保障的三個等級,甲類說明後勤線路通暢,戰士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考慮到。

乙類則說明後勤壓力比較大,只能儘量讓戰士們吃飽。

丙類則是後勤線路被斷,馬車無法前往支援,只能靠人力肩扛著送過去。

帶去彈藥的同時,也就是讓前線的戰士們,不至於餓死。

這套物資保障體系原本準備在北美和天竺使用,卻沒想到在北國第一次登上了戰場。

守備團據點的戰士們已經被圍困數個月,據點內冬季一般會儲存半年左右的食物。

可現在已經是三月份,經過一整個冬季的消耗,據點內的口糧已經不多。

陳阿三派去支援的物資正是丙類,這說明這些據點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

不然陳阿三也不會讓第一寒地鎮,在這個不適合登陸的季節,展開登陸作戰。

就像孫德勝說的那樣,騎兵的屁股最重要,那麼步兵的腳板就最重要!

而現在守備團不得不依靠戰士們的鐵腳板,去給前線的據點運送補給。

當然他們不是真的用肩膀扛,雖然雪一直在下,可也一直在化。

守備團戰士們把丙類物資箱,放在雪橇板上拉著,向這些前線據點艱難的前進著。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漢室風雲錄

漢室風雲錄

來不及先生
關於漢室風雲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一個與命運相抗爭的故事,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就此展開。書友群:760932811
歷史 連載 66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