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預備鎮 (第1/2頁)
捌分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軍三大戰區的實力,出現了明顯的檔次劃分。
原本三大戰區共擁有四個戰列艦隊,合計十二艘風帆戰列艦。
近年已陸續調入了大東洋戰區,合併為一個艦隊。
這些風帆戰列艦在大西洋接連遭遇風暴,每年光是修補風帆的費用就花費不少。
因此其中損壞較為嚴重的三艘,直接被送回船廠拆解退役。
而大東洋的風浪則要比大西洋低得多,也適合這些戰艦在這裡繼續服役。
(太平洋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這裡海浪太平了。)
同時六個鄭和級風帆巡洋艦隊,也全部掉入了大東洋戰區。
大東洋戰區的海域面積最大,也沒有戰鬥任務。
因此本著省錢的原則,讓這些風帆戰列艦繼續發揮作用。
而西洋戰區和大西洋戰區的海軍戰艦,則基本實現了鐵甲化。
挨州戰區的兩支巡洋艦隊首先服役,搶佔了大西洋戰區和西洋戰區的編制。
因此原本兩個艦隊,由三支寶南級輕型巡洋艦隊、三支戚繼光級巡洋艦隊、三支檀香山島級巡邏艦隊的編制。
只有大西洋戰區達到了齊裝滿員的狀態。
西洋戰區目前還缺編兩支戚繼光級巡洋艦隊。
但他們相比於大東洋戰區,戰鬥力還是要強上許多。
陳興顯第五次出巡的出發時間,一直拖到了端午節後。
因為打狗港造船廠新建的鎮遠級戰列艦首艘,鎮遠號年前已經下水。
等舾裝、海試完成之後,將成為陳興顯的座艦。
六門八寸三十倍口徑艦炮,七千噸的排水量,將使得這型戰艦傲視全球。
按照海軍服役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的原則。
排水量達到萬噸的戰列艦,也已經在設計研發之中。
海軍的編制沒有增大,但為了維持戰艦的高出動率。
陳興顯準備在大東洋戰區也完成鐵甲化之後,將各支艦隊的規模擴大。
從原本每支艦隊下屬九艘,提高到十二艘。
陸軍省下來的錢,海軍就得花出去。
這樣每支艦隊的出動規模,也將從六艘增加到八艘。
三分之一在船廠維護,三分之一在訓練、演習,三分之一執行戰鬥巡邏。
這是海軍一貫使用戰艦的原則。
但陸軍省下來的軍費,也不是全部給到了海軍。
三個鎮移交出去後,指揮機構被陳興顯留了下來。
三個鎮的編制,被重新命名為第二訓練鎮、第三訓練鎮、第四訓練鎮。
這三個鎮與第一訓練鎮一樣,部署在呂宋。
但這三個鎮的人數卻非常少,分別只有一千多人,但大都是軍官。
一旦遇到戰時,則可以從第一訓練鎮調入大量計程車官。
然後徵召預備役士兵衝入其間。
這樣在兩到三個月內,這三個鎮就可以達到滿編的狀態,開始執行戰鬥任務。
這種特殊的編制,被三司稱為預備鎮。
陳興顯每次封國或是封王的時候,總是一整個鎮或是一整個團的外調。
這些官兵是怎麼能做到心甘情願的?
這主要是來源於中華民族同種、同源的認同感。
中華和八大封國之間的百姓,是可以自由來往的。
中華的每個省,每年都要進行大量的移民。
所以從來沒有將百姓束縛在土地上的說法。
而且中華百姓在各個國家之間的遷移,是完全沒有任何障礙的。
出個國也就和出個省差不多,甚至有時候出國比出省還要近。
因此有很多在八大封國服役的將士們,他們的家人依然在中華境內居住和生活。
這些部隊劃歸給封國之後,軍官的待遇和升遷一如既往。
這些封國為了留下這些軍官和士兵,在待遇和賞賜上,出手甚至比陳興顯還要大方。
“鎮遠號”戰列艦完成海試之後,陳興顯就登船出發了。
他的這次出巡規模特別小,小到只有一萬多人......
皇家陸軍第一警備鎮的一個加強團,幾十艘運輸艦和一個前往大西洋戰區服役的巡洋艦隊。
陳興顯攜帶著漢王、唐王、陳王三人,從寶南灣出海向南而去。
艦隊首先在淡馬錫港短暫停靠,大韓帝國皇帝孫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