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第三重工業基地 (第2/2頁)
捌分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臧玉冰的一系列政策,讓中華的產業結構迅速調整。
東勝神洲大量的無主之地,成為城市工人的第一選擇。
大量吸引移民的優惠政策,開始紛紛出臺。
這些核心省份的百姓,全家遷移到東勝神洲,可得土地1500畝(一平方公里)的使用權。
同時中華錢莊對移民,發放定向惠農低息貸款,用於購買種子、化肥、拖拉機等農業生產工具。
中華錢莊也對八大封國,進行了大規模的貸款。
八大封國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中華的商品,但他們沒錢。
如此雙方正好契合。
當人員開始大規模流動之後,經濟也開始重新活躍。
至當年年底,中華的經濟終於重新走向正軌。
而中華傳統的北方各省和南洋各省,則有近一千萬人口完成了遷移。
陳興顯這時也適時的開啟,中州地峽第三重工業基地的建設。
官府的強力投資、對外的大規模貸款、城市人口向農村轉移。
這一場經濟大考,終於完成。
中華人口分佈不均衡的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農村有塊地,城裡有套房。
也成為中華所有百姓的標配。
經濟好就去城裡發展,經濟不好就躲回家種地。
中華百姓的危機意識,讓他們始終捨不得放棄土地。
而如此大的土地開荒,則導致必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一時間從大明、暹羅、高麗、交趾等國賣出的人口,都被這些農場消化掉。
為了保護中華自己的農業發展,臧玉冰也正式下令。
中華禁止任何糧食的進口,並加大對農業的補貼。
農村,永遠是轉移經濟危機最好的方式,沒有之一。
大量的熟練工人遷移到東勝神洲,也給中州地峽第三中工業基地,帶去了急切需要的工人。
城市的擴張,有時候的確需要有所限制。
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比例,要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民以食為本,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堅持的治國理念。
這場持續近兩年的經濟危機,終於結束。
而在中華專注於內政經濟的這段時間,陳興榮的大楚帝國也一直在進行著他們的西進計劃。
中華錢莊的貸款,無疑給大楚帝國和其他封國都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各種之前不敢做的規劃,都紛紛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