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金子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筒車是在隋朝時候發明的,興於唐朝。而最早的汲水大型工具是翻車,也叫龍骨水車,始於東漢,三國時期的發明家馬鈞改進之後才廣泛推廣,還要幾十年以後,是用人工將水提起來,而不像筒車是自動進行的。

太史慈也不知道需要多少竹筒最合理,隨便定下24個汲水竹筒,同時設計了24根肋條相呼應。

剛設計完沒多久,太史洵武帶著人扛著木頭竹子浩浩蕩蕩的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一些看熱鬧的鄉親,淳于氏也跟了過來。

太史慈選出最粗的木材為軸,裁下一丈長短豎直放在地上,並插入地下兩尺,將一些細長木材裁成1丈長短,24根呈放射狀均勻的連線在軸上,又在軸的中部再固定24跟不到一丈的木杆為肋,再用竹子在邊緣互相連線,便成了兩個互相連線的輪狀結構,兩個輪之間用三尺木條固定,並開口向上,斜著固定一個竹筒,主體便完工了,太史慈又在竹筒旁邊向外方向豎著固定一片木片,這樣可以增加水流的推力。

指揮大家在河中間立起兩個相距四尺餘,高度高出水面5尺多的巨大底座。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聞訊而來的里長命大家點起火把,給太史慈等人照亮,河邊這一小片地方亮堂無比。

最後,太史慈在軸的最頂端,做了個小的圓輪,直徑六尺,這是為了如果水流速度不夠筒車轉不起來的話,就用人來轉動這個圓輪,讓筒車動起來。

忙活了半宿,在大家的努力下,這個大傢伙終於做了出來,又在肋和肋之間固定一番,太史慈猜測應當足夠堅固了,便指揮大家將這最重要的部分舉起來安裝到底座上去。

“嘿呦!嘿呦!”頭一次擺弄這麼大的東西,大家都有些不熟練,這也是太史慈沒做的太大的原因,一般的筒車都是直徑10米上下,還有20米的,太史慈考慮到工序時間和難易程度的問題,最後選了5米左右直徑這個不大不小的長度。

在一頭綁上繩子,一群人一起用力,終於把筒車從地上拽了起來,看著筒車吱嘎吱嘎的呻吟聲,太史慈一度擔心這玩意會散架,這樣大家這麼久的辛苦就白費了。

幸好大家的手藝還不錯,大傢伙聽從太史慈的指揮,將筒車確定好裡外,一點點的抬到了底座上。

“轟隆!”

筒車砸在底座上,發出巨大的響聲,搖搖晃晃一會,終於固定下來,隨後,在水流的作用下,筒車緩緩的轉動起來,由慢到快,一個個竹筒帶著水運動到頂部,再順著角度將水倒掉,週而復始,形成一個迴圈。

“神蹟啊!”見到面前巨大物件真的動了起來,里長喃喃的說道。

其他村民雖然也在歡呼,可看著太史慈眼中不自覺的露出一絲敬畏,可見這個大傢伙給大家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見大家態度有些不對,太史慈連忙喊道:“這東西原理其實很簡單的,一般人學學就會了,還有,大家別停下,還有活沒做完!”

那些幫忙的小夥子這才回過神來,在太史慈的指揮下,將一根根竹子劈成兩半並挖掉中間的節間,組合成一個管道,在筒車側面固定好支柱,將管道固定在上面正好將流下的水接住,再一根根連線起來一直連線到引水渠裡。

河水經過筒車順著管道又重新流進水渠,慢慢向田裡流去,相信等到明天天亮,河水將重新把引水渠填滿。

“里長伯伯,筒車做完了,效果還可以。”太史慈來到里長面前說道。

“哦,哦,已經好了。”里長這才反應過來,看著太史慈眼中也閃過一絲敬畏,太史慈不懂,只是大而已,不至於這樣吧?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眼裡很簡單淺顯的東西,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已經非常新奇了,在很多人看來是太史慈指揮大夥造了個很大的東西,不知用什麼方法讓河水聽從他的吩咐違反常理的流到高處又改道進水渠中,已經十分神奇了,而對中間的原理一概不知。若非都是看著太史慈長大的,而且太史慈做的都是有利於大夥的事,假如太史慈選擇裝神弄鬼的話,把他綁起來燒了都有可能。

里長看看筒車,轉頭眼色複雜的問道:“好,好啊,這是神蹟,太史慈,你的腦袋是怎麼長的,居然能造出如此神器?”

太史慈不在意的說道:“可能我聰明吧。”

里長緊跟著問道:“可是你溺水瀕死之前從來沒顯示出任何過人之處,怎麼死過一回就變了呢?”說完,雙眼死死的盯著太史慈,而其他人都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看著太史慈。

太史慈突然壓力山大,腦中浮現出淳于氏之前質疑的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漢室風雲錄

漢室風雲錄

來不及先生
關於漢室風雲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一個與命運相抗爭的故事,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就此展開。書友群:760932811
歷史 連載 66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