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金子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後與趕來的太史洵武見面,自然又是一番熱鬧。太史洵武一家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孩子們和太史慈的同母弟弟太史興業都活著逃了出來,只是太史洵武的弟弟太史洵文夫妻倆死在黃巾刀下,在逃難中老太太沒有撐過去,大丫一家也渺無音訊,雖然已經很慘了,只是相對別人家來講已經很好了。

太史洵武已經老了,雖然看起來身體依然強健,可面上看起來像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可見平日沒少操勞。

太史興傑和太史亨因為常年在田間勞作,雖然還不到三十,但已早就一副老農的模樣,年輕時候的靈氣早就被生活消磨殆盡了。

太史興業已經十歲了,還是活力四射的年紀,現在沒有農活可幹,平日除了偶爾跟太史洵武學些槍棒便是終日幫著兩位嫂嫂照看幾個侄子。

序過相思之情,太史慈提議道:“阿母,詢武叔,既然我們已經團圓,那便隨我回我府邸居住吧,雖然簡陋,但也能住的下。”

此話一出,太史興業幾個孩子倒是躍躍欲試,而太史洵武等人則有些為難。

太史亨說道:“慈弟現在是大官了,我們還是普通百姓,住一起不合適,要是再給慈弟丟臉就不好了,而且住在縣城裡,以後家裡的地怎麼照看?”這句話說的太史慈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了,典型的小農思想。

太史慈說道:“縣城裡的營生很多,不一定非要種地啊。”

而太史興傑兩人則是沉默不語。

這時太史洵武說道:“慈兒心意我們心領了,只是山豬吃不了細糠,我們就是農戶出身,一輩子在地裡打滾慣了,就不給你添麻煩了,只要日後分我們點好地平日多來看看便好。”

太史慈還要再勸,淳于氏也說道:“我兒不必如此,我們世代農家子,離了田地可不行。”

“那阿母您…”太史慈剛要說什麼,就被淳于氏打斷,好像知道太史慈要說什麼一般:“我已嫁為他人婦,自當夫唱婦隨,我兒前途遠大,平日裡來看看阿母便好,我們都是鄉下人,別給你帶來亂子。”

太史慈只得點頭同意,這是多麼純樸的一家人啊,家裡有人出息了想到的不是攀高枝獲得什麼利益,而是擔心因為自己給人家帶來麻煩,這種實在人實在是太少見了。

返回縣城,跟百官說明情況,太史慈便解散之前在各村召集的鄉勇,帶著五百騎兵領著這數萬黃巾離開尋地安置,這是太史慈屯田都尉的本職工作,不需要跟其他人商量。

在劇縣附近尋了一處無主之地,攔河築壩、平整土地、建造房屋,為了效率,依然是那種集體宿舍式的房子,此時已經春暖花開,再慢一些就要錯過農時了。

有了張寧這位張角後裔的幫助,這些黃巾非常配合,但太史慈也花費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才將總數五萬多的流民在全北海十幾個地方安置下來,剩下的就交給流民自己了。

……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火辣的太陽照的地上的植物都有些蔫蔫的,可炎熱的天氣依然阻止不了北海境內的百姓勞作。那一片片新長的莊稼地裡,無數的百姓正在辛勤的工作著,裸露的後背曬得黝黑,豆大的汗珠不斷劃過臉頰、背脊和胳膊落進地裡滋潤著一方土地。

雖然辛苦,但每個人都很認真的除草、驅蟲、施肥,好似樂在其中,對農人來講,天地再大,唯莊稼不可辜負。畢竟比起居無定所生死不由自主的流民生涯,至少現在有屋住,有地種,已經是極好的了。雖然現在辛苦,但有地就有盼頭,就有活下去的希望,華夏的老百姓,要求一直都是這麼的簡單。

一支風塵僕僕的騎隊從官道上經過,數百騎士護衛著幾輛馬車,穿過連綿的田地走向遠方的縣城。走在最前面的那位男子身高體長猿臂蜂腰,雖然一臉疲憊之色但依舊難掩俊逸的氣質。看其手拿的那把奇型長槍,槍頭根部伸出兩個小枝好像翅膀一般展翅欲飛,此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正是已經忙碌了幾個月的太史慈。

看著兩邊田地裡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坐在馬車中的淳于氏衝身邊相陪的張寧說道:“一路上看著這一片繁榮景象,聽說都是我兒之功,做孃的心裡真的十分欣慰,我兒常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兒做的已經遠遠超出我所認為的程度了。”

張寧笑道:“子義自是優秀,聽說有不少人給他立生祠,日日祭拜祈福。”

淳于氏驚訝的問道:“啊?我兒豈不是死後要做神仙?”

張寧回道:“他現在在一些人眼中已經是神仙了,不是神仙哪能造出那麼多新鮮玩意,安置這麼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漢室風雲錄

漢室風雲錄

來不及先生
關於漢室風雲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一個與命運相抗爭的故事,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就此展開。書友群:760932811
歷史 連載 66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