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開花結果(上) (第2/2頁)
金子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印刷嘛,有多少紙便能印多少,現在紙遠遠不夠。”
太史慈點點頭道:“還需擴大生產,天下這麼大,人這麼多,產量便是增加十倍百倍也不夠。”
張寧點點頭算是記下了,轉身帶著太史慈去了木坊。
一進大門便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上有不少在現在看來稀奇古怪的東西。只見左邊一輛馬車正在不停的轉彎,馬伕緊拽著籠頭控制馬匹,那馬車不是大漢的雙輪馬車,而是四輪馬車,簡單來說四輪馬車就是兩個雙輪馬車的疊加,前面的兩輪車架小一些與馬連線,後面車廂整個壓在上面,中間用軸相連可以轉向,載重量自然是倍增,其實非常簡單。
木官公輸老快步走了過來,點頭哈腰的道:“小的見過主公。”
太史慈忍不住糾正道:“您老現在是官了,要自稱下官。”
公輸老笑的合不攏嘴,一疊聲的答道:“習慣了、習慣了。”
太史慈指著四輪馬車問道:“這馬車如何?”
公輸老面上有些遲疑的說道:“主公所創四輪馬車確實很好,比二輪馬車能裝更多,可是……”
太史慈看了看公輸老說道:“可是什麼?我也算半個工匠,儘可以暢所欲言。”
公輸老暗自鬆了口氣答道:“那小老兒就說了,這四輪馬車確實比二輪馬車裝的東西更多,但多也沒多太多,同時需要用的馬和料子還有工時卻更多了。再說在路上上坡下坡磕磕絆絆的更容易壞也更不好駕駛,也就是在平地可以用用。”說完還小心的看了看太史慈。
太史慈仔細的想著公輸老的話不禁恍然大悟,看來古人選擇二輪馬車是因為實際需要而不是造不出來,四輪馬車在歐洲實用不一定在中國實用。
想到這些,太史慈道:“您老說得對,是我考慮不周了,既然暫時用不到,那便先放下慢慢研究,照著更輕、更靈活、更快、更不顛簸、更舒適方向研究,早晚能用得上。”
“喏,主公再看看這邊。”公輸老將太史慈引到一旁,那是獨輪車和三輪車的地方。
公輸老指著這兩樣誇讚道:“這獨輪車和三輪車可是好東西,獨輪車一個人頂兩個人用,而且輕便簡單,是個人都能用修也好修。這三輪車也是一個人頂好幾個人,兩三個人就能拉一車的東西,還不用牲口,就是那些齒輪、轉軸太容易壞,就算用上鐵也不行。”獨輪車就不談了,三輪車很奇怪,是那種倒三輪鬥在前面的結構,這是因為倒三輪比正三輪結構簡單成本低,而且鬥在前面眼睛一直能看到不容易被偷。而且驅動方式不是常見的鏈式傳動而是蝸桿轉動模式,用傳動軸代替鏈條,透過齒輪驅動車輪前進,結構更加簡單,那種通用的鏈條在當今的生產條件下想做出來成本太高了根本沒法普及。這是太史慈前世偶然在網上看到的無鏈腳踏車產生的靈感,因為畢竟特別就記住了,當然,國內基本看不到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