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晉國一個滿編軍團開赴西疆?秦國即便再不想生事,怎麼可能沒有反應。別說事情的起因是秦國想要干涉晉國而起,秦國君臣心虛之下做出的反應必定會更為劇烈了。
秦國目前的國君名盤,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多少痕跡,也就是一生沒有幹出什麼大事,同時也沒有過於出錯的地方。
活著的國君自然不會有諡號,以後秦君盤會得到一個“悼”的諡號,從諡號來看這位秦君要麼是一個一生不幸的人,不然就是得了個英年早逝的下場。
當下的秦國能算得上是一個強國,只不過綜合實力約是比鄭國強一些,弱於宋國。
秦國連宋國都比不上?那肯定比齊國更弱,別說是晉國或吳國、楚國了。
“秦軍停駐雛水西南,距我處約有三百餘里,不見繼續北上跡象。”智宵先說秦軍動向,再講其它情報,說道:“其統兵之將名喚陵,乃是秦國公族封君,於外並無名聲。”
魏駒覺得秦軍那樣才是理所當然,順著智宵的話往下說道:“秦人數十年未有東出,何來名將?”
並不是說沒有東出動作的秦國就處在太平狀態,他們從秦穆公時代就開始西擴,隨後兩百多年的時間內一直在跟戎狄交戰。
戎狄是個什麼成份?從名字來看可以有兩種解釋,要麼是狄人與戎人混居的聯合勢力,不然就是一個雜種異邦。
這個雜種的稱呼可不是在罵人,單純指混血兒的數量比較多而已。
“未聞在位秦君有所圖,宵之盤算怕是要落空。”魏駒不是在進行嘲笑,看似只是在講一個事實。
晉國這邊對秦國不多麼重視,情報收集也就不會多麼用心,往往就是打探一些大而廣的方面,比如說秦國明面上在做什麼之類,屬於人盡皆知的事情。
那麼,秦國近些年在做什麼?他們除了繼續西擴之外,偶爾跟義渠發生交戰,其它動作也就這一次集結大軍打算干涉晉國的內政。
晉國這一邊,沒有等楚國與秦國有所動作,及早撲滅了範氏、中行氏等叛逆。
如果不是晉國及時平息了內亂,楚軍在吞併陳國以及吃掉蔡國土地後,還是有繼續北上的可能性;秦軍不會是一直駐紮在涇水沿線,看到楚軍北上之後,很難耐得住寂寞。
楚國不發兵北上,僅是一個秦國根本打不過晉國,乃至於發生交戰會讓晉軍下決心進行西征。
一國君臣哪怕大部分都蠢,一定會存在幾個聰明人,佔不到便宜也就罷了,惹來一身腥這種事情必然會有人進行勸阻。
看看離開涇水沿線的四萬秦軍動向,他們分明是秉承著最大的理智,一直沒有靠近晉軍三百里之內,不想跟晉軍交戰的同時,何嘗不是一種示弱呢?
智宵心想:“也對,現在的秦國不是我知道的那個秦國。”
什麼意思?
智宵知道的秦國是一個勇悍到懟天懟地的國家,也就是全盛狀態的秦國。
後世的人,他們瞭解的也是那一個橫掃六合的秦國,不去進行更多的瞭解,哪裡能知道春秋時代的秦國是個什麼模樣。
智宵將視線轉到了正在廝殺的戰場。
或許也不能稱之為戰場?能看到的只有晉軍在追殺白翟人,戰鬥顯現一種一邊倒的趨勢,遍野之上遍處倒臥死或傷的白翟人,喚之為修羅場還差不多。
這是晉軍攻打的第四個白翟人部落,該部落的人口約有兩千人左右,他們在沒有察覺過來之前被晉軍從四面八方圍起來,發覺情況不對之後,再想逃已經逃不掉了。
晉軍早就勸降,不知道是語言不通的關係,還是其它什麼原因,完全沒有勝算的白翟人繼續頑抗。
要說語言不通的話,普通的白翟人不懂晉語能說得過去,身份夠高的白翟人沒有理由不懂晉語。
為什麼要那麼說?只因為白翟在歷史上一直吃晉國的大虧,哪怕不是在“慕強”的情況下主動去學習晉國的語言,僅是為了到必要時刻能夠溝通也會學的吧?
智宵只能歸咎於白翟人不投降,原因是瞭解降與不降的下場差不多。
有時候活著會比死了更難受,死掉還能一了百了,活著卻是要一輩子遭罪。
比如說,白翟人死了就是死了,人要是活著必然成為奴隸,男的幹苦活到死;女的命好一些被賞賜為晉人之婦,命歹一些作為玩物,不好不壞就是幹體力活。
晉國這邊除了趙氏之外,其餘家族一點都不喜歡異邦的奴隸。
來自異邦的奴隸怎麼保持日常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