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空,甲冑來不得穿戴起來。
因此,在遭遇到“乘其不備”的襲擊之下,大多數將校只能憋屈地下達逃命的指令。
事實上也是那樣,但凡大多數士兵手裡有武器,誰怎麼可能連抵抗都不做,將校很直接就下令撤軍呢。
有相關的例子,列國進入到不講武德的交戰階段,吃了足夠教訓的列國軍隊寧願拖慢行軍速度也讓全軍整備,再無軍隊遭遇埋伏立刻選擇撤退的例子,不是邊打邊撤,便是有序撤退,搞得在軍事素質的表現上都顯得很誇張。
吃了教訓就避免再次吃虧是大爭之世各國的基本素質,比如到戰國階段的“長平之戰”打完,因為秦軍大肆坑殺戰俘,趙軍屢屢明知道打不過秦軍也不投降。
智宵在看一份剛剛送來的戰報,上面提到的是程朔所部碰到一支秦軍,雙方在渭水接近涇水的岔口處爆發遭遇戰。
這一支出現在渭水南岸的秦軍數量為兩千五百左右,以《周禮》編制就是一個滿編的“旅”。
程朔在突然間遭遇那一支秦軍之後,看到對方以高度戒備姿態行軍,認為就是秦軍大部隊的一支先鋒,當機立斷地選擇了開打。
“我想後發制人,不代表願意接受這種結果。”智宵多少有點惱羞成怒。
秦國派出軍隊前往渭水南岸,肯定是察覺到有一支晉軍就在渭水南岸。
秦國君臣不傻,他們非常清楚渭水南岸的晉軍將給幾方製造多少威脅,同時也能夠感受到智氏並非真的放棄入侵秦國,採取往常的方式搞不宣而戰了。
這樣一來,秦國先動手,還是採取不宣而戰的方式,確確實實讓智氏更加出師有名,問題在於秦國君臣在智宵臉上狠狠地甩了一巴掌。
當然了,智宵不能表現出惱怒,相反還要一副很開心的模樣,宣佈秦國的選擇早在預料之內,這一輪較量終究是己方獲得了想要的結果。
接下來便是智氏派人回“新田”稟告,再派使者前往列國宣傳遭到秦國不宣而戰的事實。
“宰予可曾歸來?”智宵問道。
范蠡搖頭說道:“本應歸來,如今仍舊不見其人。”
秦國搞出不宣而戰,會不會將智氏派去的使者扣押,或是乾脆殺害?
講道理,殺害前往溝通的使者,遠比干不宣而戰還要過分,秦國君臣不會那麼傻吧?
打起來也就打起來,保留溝通渠道對雙方都有好處,一旦幹了殺死使者的事情,不等於是徹底不想溝通了嘛。
一天前,智宵已經命令在西部的私軍行動起來。
渭水南岸是最先打起來的一批,交戰情況還要等後續的彙報。
第二個打起來的地點在涇水東岸,智氏的部隊開進到“麻遂”城外,短暫休息了一天便展開攻城。
智宵在打起來之後,留在“梁”收攏之前分散的部隊,沿途再讓從開墾轉入戰時狀態的部隊隨同,一起向著“麻遂”進發。
論起來,當前“麻遂”比日後成為秦國都城的“涇陽”更為出名,原因是“麻遂”爆發過一場大戰,以周王室為首的十個諸侯國與秦國、白翟、隗(赤狄一支)交鋒,雙方交戰兵力合起來超過十八萬的規模,算是春秋時期較大的戰役之一,史稱“麻遂之戰”。
那一場“麻遂之戰”雖然有一方陣營是以周王室為首,實際上週王室只出名三千,真正的主力是晉軍。
智宵率軍在距離“麻遂”約十公里時,他們在一座樹林邊沿停了下來。
“伐木,製造器械!”
智宵不久前才去了鄭國,參觀魏氏與鄭國在城池攻防戰上的菜雞互啄。
魏氏因為缺乏認知和經驗不足的關係,攻城所使用的器械攏共也沒有幾種,發揮出最大效果的衝車還是智宵給的意見進行改良。
大批智氏的人開始伐木,作業因為有鋸子的關係,伐木的速度比用斧頭砍快了許多。
智宵親自敦促隨軍工匠打造攻城器械,肯定不會缺了雲梯和攻城塔,再來便是盾車、衝車之類。
在這一段時間,智宵先後得到各處戰場的彙報。
渭水南岸的交戰已經出現結果,程朔以死傷兩千多人的代價擊退主動接戰的秦軍,斬獲首級一千餘顆,俘虜了三千多秦人。
即便到了戰事結束,程朔還是無法精確判斷秦國在渭水南岸用了多少兵力,猜測約是有兩萬左右的秦軍參戰。
之所以無法精確判斷,主要是渭水南岸保持了原始風貌,到處都是樹木密集的林子,海拔在兩百米以上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