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壞效仿或學習更強者是智慧生物的智慧體現之一!
更為有智慧者,他們才不會一味追尋強者的腳步,要做的是想方設法進行超車,去對那個最強者完成超越。
智宵腦子裡能用的方法有許多,需要考慮的在於能不能契合當代的實際,許多都是需要進行改良再小範圍試驗,得出結論再拿出來使用。
還是那一句話,沒有所謂完美的制度,重要的是適不適合自己。
因此,認為哪個制度好就完全照抄,會鬧得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或是死到臨頭才幡然醒悟。
這一次,智宵趁著應對魏氏的針對,大遷徙背景下拿出承包制,一開始也只是在河西、河東和河中試用,沒有一開始就在所有封地實施。
這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同時也讓老智家的高層進行比較。
那些試驗的區域成正面體現,讓老智家的高層看到改革帶來的好處,不用智宵再次去提,看到好處的人自然會主動要求進行變革。
智宵估測這個時間需要耗費三年到五年左右?
看上去好像顯得很拖沓,但從實際上已經足夠快,很多變革都是歷經數十上百年,乃至於耗費更久的時間,真不是什麼都一蹴而就。
拿“私人財產”來說事,普通人從上古時代到春秋結束,哪來的“私人財產”這麼一回事,連他們本身都是貴族的財產。
上古時期的資源都是由首領來進行分配,等於共同生產,再一同持有,任何資源都屬於集體,不屬於某位個人。
到大禹將部族首領的位置傳承給兒子夏啟,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資源又歷經了一次制度上的改變。
從夏朝的建立,再到春秋中期,擁有私人財產的群體,他們是一國之君或貴族。
到春秋晚期讓“士”這個階層允許被擁有私人財產,問題在於“士”也是貴族的財產之一。
一直到戰國早期,太多的老牌貴族失去封地,他們作為貴族後裔用各種方法尋求恢復祖輩榮光,不止是讓諸夏大地出現了學術上百家爭鳴的盛景,有一條沒有多少人提到的是商業貿易也開始百家齊放,乃至於很多生活中的工具和新發現的資源都是他們搞出來的。
隨後進入戰國晚期,歷經商鞅在秦國變法,固然是商鞅在秦國大肆搞公有制,其實也推動了貴族的衰弱,變成了國家公有制。
始皇帝橫掃八荒六合結束戰國時代,秦軍掃滅了舊有六國的貴族體系,其實對諸夏大地就是一次全新的洗牌。
秦帝國只存在十五年對諸夏文明又再次進行了改變。
若是秦帝國的王朝週期也是三百年左右,或許會向周邊不斷擴張,可是國內民生絕對好不到哪去,起碼作為普通人的黔首壓根就別想有好日子過。
為什麼?因為秦帝國重視的是軍事,玩的是耕戰制度,也就是一切為了軍事而服務,註定會忽視掉普通人的生活質量。
智宵來到“智”地,過來是為了接收集結起來四個“師”的部隊。
家族的宗子到來,這一位宗子還能夠做到每戰必勝,應徵納賦的將士看到智宵本人,別說內心有多麼高興或激動了。
晉國沒有崩潰之前,晉人既尚武又遵從紀律。
智宵沒有見識過鼎盛時期的秦軍,一點不認為晉國的軍隊會比鼎盛時期的秦軍差。
“軍功爵在始皇帝時期走向崩潰,一個說法是秦帝國已經無田可賞,另一個說法是秦帝國無法掠奪現成的田畝進行賞賜。無論是哪一種說法,說明軍功爵不是絕對的靈丹妙藥,有其漏洞存在。”
“哪個制度沒有漏洞?沒有一項制度能夠萬年不變。審時度勢進行改良,乃至於進行推翻,拿出適合當代的制度,才是正確的做法。”
“只是,我家想要崛起,沒有比軍功爵更加合適的制度了。”
智宵其實知道晉國之所以人人尚武好戰,跟高層沒有徹底堵死上進有關。
好多諸侯國就是將上進路線堵死,或是天花板設定得太低了。
像是齊國,他們從齊桓公之後就一再減少新貴族的產生,到齊靈公一朝之後更是沒有新的貴族出現。
說明了什麼?只說明齊國變成一潭死水,太多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國家也就衰弱了下去。
要不然的話,齊國明明是霸主,經濟實力也一直是諸夏大地列國的前三,從未掉下過前三經濟強國的位置,為什麼看上去越變越弱了呢。
晉國不一樣,哪怕有幾個卿位家族獨斷專權,起碼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