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君夫差當然不是要衝上去與誰打架,他衝到了會盟臺的邊緣,指著遠處,大聲說道:“寡人右軍如何,左軍如何!”
會盟臺有九米的高度,周邊的平原陳列著會盟諸國的軍隊。
那些軍隊的每一個方陣,士兵的數量各不相同,強國的軍隊數量多一些,弱國的軍隊則是更少。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有兩支吳軍各自列了兩“矩”隊形,分為右軍和左軍,每一“矩”又各自分了一些小方陣,每一個“矩”目測約有萬人。
“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吳君夫差先指著右軍喊一嗓子。
那一支陳列的吳國右軍,士兵確實是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
舉白旗是幾個意思?反正春秋時代舉白旗不是要投降,哪怕到了宋朝舉白旗也不是示意投降,舉白旗投降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點說不太準,似乎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
宋朝舉杏黃旗才是要投降,所以宋江在梁山立起杏黃旗,再書於“替天行道”四個大字,等於表示:俺想接受招安,為天子效力!
“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吳君夫差又指向了左軍,再次喊了一嗓子。
話說,吳君夫差在幹什麼?他在炫耀啊!
到底炫耀什麼呢?也就是能夠搞出一萬全白的軍裝和相同白色的具裝,還能搞出一萬看去全赤紅色的軍裝和赤紅色的具裝,難道還不足以彰顯吳國的強盛國力嗎?
那可是兩萬的規模,還真不是隨隨便便哪個諸侯國能夠搞出制式化來,尤其是在具裝進行上色顏色。
吳國在具裝上究竟是用了哪種上色方式,距離太遠的關係,無法進行觀察。
如果吳國是採用上漆的方式,只能說能夠搞出兩萬套上了漆的具裝,真心是富有到流油的程度了。
漆在目前不止是奢侈品,想弄到充足的漆尤其不容易辦到,首要前提是擁有足夠遼闊的疆土,有著數量龐張的漆樹,才能夠收集足夠多漆樹分泌的汁液進行加工。
吳國當前的疆域是挺遼闊,問題在於吳國從楚國搶奪大量疆土也就發生在十四年前的事,之前的吳國勢力範圍僅在東南一隅。
難道吳國十四年來一直在囤積漆的汁液並進行加工,為的就是在今天炫耀?不能夠吧。
再來說軍裝制式化這一件事情,中原列國是能夠做到軍裝制式化,但是好多小型諸侯國的軍隊規模也就兩三千,大一些的諸侯國兩三萬,只是到了萬人以上的軍隊規模,多數諸侯國真辦不到軍裝與武器的統一制式化了。
晉國的軍隊形成軍裝和武器制式化,其實還是幾個卿位家族的實力夠強。
吳國與晉國不一樣。
吳國徵召軍隊,貴族只是帶著少數士兵進行納賦,多數士兵屬於響應吳君入伍。
往簡單的來區別,晉國是卿位家族承擔武裝與提供後勤保障,軍隊只會聽從卿位家族的指揮,才不鳥晉君下達了什麼命令;吳國的軍隊大多由吳君提供武裝和做後勤保障,多數計程車兵屬於吳君直接管轄,貴族帶來計程車兵佔比屬於少數。
說白了就是:誰提供士兵的武裝,士兵吃誰的飯,他們就聽誰的。
所以說不止晉國,中原列國跟吳國在軍隊性質上都不相同,也能明白吳國之君為什麼能隨意處死貴族或大臣,一切只因為吳國之君的底氣更足!
站起來觀看遠處一白一紅兩個大型軍陣的諸侯,他們必須承認自己被吳軍夫差給炫耀到了。
其中包括了以國家富庶而聞名天下的齊國之君呂杵臼。
齊國雖然富有,可是齊國的貴族實力比吳國貴族更強,齊君杵臼能夠徵召出十數萬的軍隊,問題在於徵召起來的軍隊不一定會聽從齊君杵臼的命令,需要齊國貴族願意服從,齊軍才會依照齊君杵臼的命令列事。
因為士兵不直接效忠齊君杵臼的關係,他毛病了才會拿出大量的資源用在貴族的私軍,導致的是齊國貴族想讓私軍穿什麼顏色的戰袍就是那種顏色,齊軍在戰袍上一直無法形成統一制式化。
相同的毛病出現在晉軍身上,別以為看去是一片紅色,款式還是存在區別,等於未形成標準制式化。
吳君夫差轉身看向諸侯,滿意那些小國之君的羨慕表情,能夠看出晉君午和齊君杵臼心情變差,張口就是一串“啊哈哈哈!”的大笑。
晉君午和齊君杵臼心情會變差只有一個原因,他們雖然是一國之君,自己的國家或許也比吳國強大,問題在於手中的權力沒有吳君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