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得利益集團中的聰明人會比任何人更加維護規則,一切只因為規則本身就是由他們去制定,用來保護自己這個集體。
只有傻乎乎的人,他們身為既得利益集團的一份子,一次兩次無數次去破壞規則,哪天規則不再存在,自己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同時遺禍子孫後代。
公孫聖非常憤怒,心裡卻明白晉人守住了底線。
換作吳國得勢,弱勢的一方派人過來,信不信吳人就要將之捆綁起來,好好地羞辱一番,再用最殘忍的方式殺死?
這樣的事情吳人對楚人幹了無數次,搞到楚國與吳國兩百多年進行宣戰,到了現如今依舊沒有協商停戰,平時邊境血腥事件屢屢發生,爆發國戰更是各種手段盡出。
如果晉國弱小也就算了,只能任憑吳國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喊冤不會得到同情,相反會被變本加厲凌辱。
這個角色魯國扮演過,明明打不過吳國,偏偏喜歡叫喚,一再被教訓。
現下吳國與齊國正在對立,魯國估計是更恨齊國,不選擇站在齊國那邊,相反成了吳國的狗腿子。
魯國不選擇站隊齊國可以理解,站到吳國這邊就令諸侯很是側目了。
說到底,人要有區分,從鄉里到國家,再到地域之別。
魯國是中原的諸侯國,面對東南一隅的吳國要北上,裝也要裝得中原諸侯團結一致吧?
哪怕魯國討厭齊國,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晉國的感受?在吳國明確要挑戰晉國霸權的當下,公開站隊到吳國那邊。
目前還不是晉國或齊國收拾魯國的時機,只要時機恰當之後,絕對有魯國好受。
伯噽帶著禮物去找晉國君臣,發生著與魯國有關的故事。
來找智宵的公孫聖也在發生著自己的故事。
“晉卿,聖此番前來,乃是寡君有言相告。”公孫聖臉色很臭,說話的語氣很不好。
智宵裝出困惑的表情,問道:“吳子當是在與諸侯會盟?有何言告,且待本卿歸回大營,親自前往謁見。”
這不是在裝傻,完全是吳國給了晉人羞辱的機會。
受邀前來參加會盟,意圖謀奪“執牛耳者”是一件事,成了十足的惡客。
吳國提議與晉國進行約戰,打到一半沒有分出勝負,玩了一手不告而別是另一件事。
智宵明明知道吳國鬧了哪一齣,當著公孫聖的面一再假裝吳國君臣還在會盟現場,反倒讓公孫聖無法發作了。
“伯噽已待寡君前往辭別。”公孫聖憋了很久,嘴巴吐出這麼一句話。
趙毋恤“喔”的拉了一個長音,說道:“如此說來,吳子當夜而奔?”
什麼是“奔”已經說過,等同於狼狽而逃。
公孫聖看向趙毋恤,說道:“晉下軍將乃是當世名將,便是羞辱於我(吳國),我未有戰而勝之,自當唾面自乾。你何人也?與晉國無有寸功,戰我(吳軍)屢屢中伏,膽敢如此講話。”
趙毋恤瞬間臉色漲紅,手也摁住了劍柄。
在除了智宵的所有人以為趙毋恤要拔劍向公孫聖邀戰的時候,趙毋恤卻是一陣“哈哈”大笑中,手鬆開了劍柄,溫和聲說道:“他日必陣斬你。”
公孫聖才不怕趙毋恤的嘴炮,給予趙毋恤一聲冷笑,轉而看向智宵,問道:“不知晉卿可有讀《晉乘》?”
《晉乘》就是晉國的史書,有條件的晉國貴族怎麼可能沒有讀過呢?
智宵大概知道公孫聖想說什麼了。
果然,公孫聖一臉嚴肅地說道:“晉、楚戰於‘鄢陵’一地,卿大夫郤至五次殺至楚王駕前,次次躬身而退。”
這一場“鄢陵之戰”中,爆發交戰的晉國陣營與楚國陣營合起來總兵力接近三十萬,也是晉國與楚國爭霸戰爭中的最後一場大戰,往後交戰合起來近萬、不超五萬的規模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了。
那可是發生在前575年的戰爭,兩個陣營投入超過三十萬的兵力,十足的驚人了!
在同一時代,其餘諸侯爆發戰爭,雙方總兵力超過兩萬都在喊是一場曠世大戰。
同時也是在“鄢陵之戰”這一場廝殺中,魏氏的呂錡死在致師對手的養由基手上,為魏氏謀取卿位狠狠地助推了一把力。
公孫聖提起“鄢陵之戰”中郤至的表現,意思太過明顯:晉國跟吳國不一樣,吳國,歷來被稱為披髮紋身之輩,本來就是一個無視所有規則的國家;晉國卻是天下霸主,要有天下霸主該有的氣度,怎麼能夠跟吳國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