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類似的事情在歷史上有許多例子。
之前已經發生過的例子就有範鞅能率軍毆打任何人統率的齊軍,結果司馬穰苴擔任齊軍主將嚇得晉軍不戰撤離。
再往後的例子更多,對歷史產生最大影響的莫過於衛青沒有崛起前,漢帝國面對匈奴採取守勢,等待衛青為漢軍主將開始對匈奴展開反攻;霍去病橫空出世,更是打得匈奴只能唱“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悲慼歌謠,玩了一手武將巔峰的“封狼居胥”壯舉。
難道是漢帝國不想反擊匈奴嗎?肯定不是!
主要是漢帝國面對匈奴採取守勢的時間長達四五十年,將軍們平時研究的就是怎麼防守,漢武帝手裡沒有用來擔當反攻角色的將軍。
當時,最為出名的兩位將軍,也就是李廣和程不識,他們不是沒有主動出擊過,李廣主動出擊不是戰敗被俘就是迷路,程不識多次出擊的戰果寥寥,怎麼就輪到衛青和霍去病取得那等戰績。說白了不就是思維和能力限制了可取得的戰績高度嗎?
而衛青和霍去病能夠對歷史產生那麼大的影響,不止是他們作為漢帝國的統帥取得驕人戰績,其實在於給與後代留下“哦!原來深入草原與荒漠犁庭掃穴可以辦到?前人能夠做到,我也一定可以”的信念,激勵了無數的英雄豪傑追尋兩人的步伐。
智宵命人安排酒宴,自己卻是出了中軍大帳。
“宋君、鄭君與衛國執政何在?”智宵問道。
豫讓剛要答話,看到魏駒、韓庚和趙毋恤追了上來。
“下軍將。”魏駒腳步比較快,離得近了問道:“往見列國之君?”
智宵眉頭一挑,應道:“正是。”
戰事打完了,不代表一應雜事不需要處理。
宋軍、鄭軍、衛軍全程參與了這一場戰役,他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總不能打贏了晉國這邊連搭理都不搭理吧?
分潤戰利品給宋國、鄭國或衛國?
首先要了解春秋的邦交規則,受到召喚的小弟無權分潤老大的戰利品,他們只配全程付出。
所以,晉軍主將哪怕願意酬謝參戰的諸侯軍隊,不應該拿屬於全軍的戰利品分潤,做法應該是拿出本該屬於自己那一份去分潤,不能奪了晉國其餘參戰家族應該分配到的戰利品。
魏駒勉強地笑了笑,低聲問道:“鄭君可否由駒往見?”
韓庚緊隨其後,問道:“衛卿可由庚往見?”
看趙毋恤站在韓庚身側,一定是要在見衛國執政的時候插一腳。
之前不是宋國牽頭,要說和魏氏與鄭國嗎?他們還沒有最終談完,仍舊處在討價還價的階段。
智氏已經明確表態會放棄庇護衛國,名聲極差的陽虎被派去“濮陽”處理相關事宜。
韓氏對入侵衛國顯得很迫切,他們早就進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狀態,拖一天就是多損耗一天的資源,精神繃得太久也容易神經衰弱,肯定會表現得急不可耐。
至於趙毋恤為什麼緊跟韓庚身側?趙氏與韓氏之前有所約定,不等於韓氏跟智氏結盟就要立刻拋棄趙氏,完全可以是一碼事各歸一碼事。
另外,智氏當前沒有正式與趙氏徹底撕破臉,與韓氏雖然是盟友的關係,只是不能像曾經的郤氏那般霸道到人嫌狗棄,再將自己和盟友的路給完全堵死了。
韓氏願意履行與趙氏的承諾,純粹是帶著趙氏玩,再從攻衛的自家所得中拿出來跟趙氏分潤。
所以,趙氏哪怕參與攻衛,他們與韓氏是一夥。
智氏與魏氏、韓氏一夥,由魏氏和韓氏負責攻打衛國,智氏不再庇護衛國而獲利四成人口。
智宵同意了魏駒和韓庚的請求。
趙毋恤本來走了,沒有一小會返轉回來:“下軍將請留步。”
智宵都已經進入宋軍的營寨,正在往宋君欒的大帳走,聽到喊聲停下腳步,轉身看向追上來的趙毋恤,問道:“新軍佐有甚急事彙報?”
晉國的卿大夫平時雖然有上下級之分,非戰時的界線卻沒有那麼嚴格。
畢竟,卿位有高低之分,家族的實力同樣有強弱之別,擔任中軍將的人,他的家族未必比擔任下軍佐的家族強大,哪來的底氣凡事想壓人一頭?
進入到戰時就不一樣了,凡事就講個上下尊卑,為的是達到軍令通達。
智宵刻意用“彙報”這個詞彙,本身就是提醒趙毋恤有事趕緊說事,別拿小事來耽誤正事。
“楚軍既敗,公子勝違令攻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