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周天子不肯賜爵,智氏取嬴姓而代之,如同媯姓田氏一般,會變成諸侯可以接受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諸侯能夠接受這樣的取而代之?其實有一個前提,便是幹取而代之的那個家族,他們的出身要是某國公族。
那樣的話,諸侯認為一樣有那麼一個國家,具體是由誰進行統治,反正別是“泥腿子”也就行了,免得打破“王侯將相有種”的既定秩序。
必須瞭解到一點,關於“王侯將相有種”這個觀念,自夏朝出現,一直到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才被打破。
也就是說,打破“王侯將相有種”的人不是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與吳廣,陳勝和吳廣只是喊出那個口號,隨後陳勝稱王立刻敗亡,根本沒有享受到勝利的果實。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雖然大多數諸侯後面覆滅,但是劉邦成了最後的贏家,漢帝國坐享國祚之後,關於“王侯將相有種”的秩序才被真正打破。
在劉邦之前,任何非王族後裔稱王或成為一方之主,其實只是一個奮鬥的過程,不能視為最終結論。
智宵不知道周天子會不會鬧出什麼么蛾子,穩妥起見肯定要留有備用方案,其中就包括取嬴姓而代之。
“派出人手傳檄四方,告知秦庭已然覆滅,黎庶各安其業,權貴前來拜謁等候處置。”智宵要傳檄的範圍是原秦國統治的勢力範圍。
范蠡並沒有因為被智宵過來摘取勝利果實而有絲毫怨言,笑著應“諾!”答應下來。
那可是滅國之功,非等閒人物能夠擔之。
當然了,智宵不會虧待范蠡與其餘人,後面絕對會有封賞。
輔果等范蠡離去,才說道:“秦人恐難止戈。”
智宵知道啊。
秦國有兩個人口稠密的地方,都城圈已經被智氏攻佔並控制,遙遠西邊的“冀”卻是暫時鞭長莫及。
儘管“冀”那邊的秦人為了支援首都圈損失了一批兵力,大體上卻是保留了實力。他們認為還有自保能力的情況下,選擇投降的機率很低,更大的可能性是選出一名嬴姓血脈登基,再繼續與智氏展開對抗。
智氏現在卻是真的很難再向西進軍,不提鞏固既有勝利果實,僅是趙氏、義渠、楚國也需要防備,別說還有魏氏和韓氏這兩個不確定因素了。
一場戰爭獲得了勝利,其實只是開始而已。
戰爭帶來了殺戮和破壞,勝利者總要進行治安維穩,再來恢復所佔領區域的生產,哪天收支平衡才能夠證明發動戰爭的正面意義。
如果不是什麼戰略要地,無論付出的傷亡代價多寡而攻佔,一直未能有產出,相反要一再持續進行投入,佔了還不如不佔。
這也是一些中原王朝並非無法繼續擴張,然而卻停止了擴張的原因。一切只因為有價值的地方都已經拿下,沒有價值的地方拿下反而會成為負擔,或許還會拖垮整個王朝。
早就在統治疆域範圍內的一些地盤,隨著時間流逝而出現新的變化,怎麼做出選擇其實也很考驗當權者。
例如東漢年間,西疆一再發生羌亂,漢靈帝被逼得到了賣官鬻爵的地步仍舊無法平叛,搞到最後引發黃巾之亂。
假設漢庭一再收縮或是乾脆放棄西疆,都城也進行遷徙,積累力量再展開新的軍事行動,歷史會不會改變呢?
再比如,明末期間萬曆選擇收縮戰線,不去打“薩爾滸之戰”這場戰役,或是乾脆迴歸金陵這座都城,歷史的進展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現代的普通人對放棄疆域肯定是口誅筆伐,掌握權力的則一定是另一種看法。
什麼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呢?不到萬不得已,遇事果斷做出抉擇,無論好壞反正不會讓局勢變得更壞。
將“失地存人”策略堅定執行的謀略家,成為了偉人。
打從開始之初,智宵就有放棄掉一些疆域的心理準備,智氏的核心策略就是圍繞著經營秦地而在進行。
做什麼事情都有明確目標的智宵,他無比清楚什麼叫“捨得”,到了必要的取捨時刻,不會有半點的猶豫。
拿智氏在圍困“雍”這幾年,智氏對義渠的操作來說事。
義渠在開始之初的前兩年沒有什麼動作,期間智氏不斷有商隊前往義渠與之貿易,一再賄賂義渠那些有權有勢的人。
等義渠之主覺得修生養息夠了,想要集結部隊南下插一腳,訝異地發現內部出現了狀況。
智氏用財寶收買或是友情牽絆住的那些義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