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子今年幾歲了呢?估計連他自己都要算好一會才能得出確切年紀。
相傳中,老子從出生到死亡的跨度有好多版本,最短說是八十四歲,最長說是兩百多歲。
除非是真的有修仙,要不然以人的極限怎麼可能活到兩百多歲?
那麼,老子活到八十四歲的說法就比較靠譜了。
當然了,後面還有彭祖活到多少歲的爭議,它的確是活了八百歲,只不過那是自己的“活法”了,人家是用六十六天為一個紀年的演算法,平常人三百六十五天為一歲,彭祖六十六天就漲了一歲。
那樣算下來的話,正常人活了一年,彭祖認為自己活了五年半。
其實,哪怕是用那種演算法,彭祖起碼也活到了一百四十歲以上,壽命可以說是相當長了。
在春秋時代,長壽的人其實不少,只不過一定是權貴,絕非普通黎庶。
話又說回來,哪一個時代的權貴不是享受最好的待遇,壽命更長一點都不值得奇怪。
智宵想在“函谷關”的東面築城,自己也清楚短時間內辦不到。
當今智氏最需要築城的地方在秦地!
以往秦國享有那些土地的統治權,礙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築起多少城池,甚至連土地開墾都沒有幹。
土地絕對是好土地,放著荒蕪太過可惜了。
智氏開啟工程,連線了洛水、涇水與大河,在大河北岸搞了一套水利工程,五六年之內已經開墾出了一百萬畝的土地。
那並不是秦地可開墾農田的極限,純粹就是智氏當前的極限罷了。
多數的田畝當然是屬於智氏,其中的四成左右則是歸於個人名下。而這三成的歸屬又分得極散,直接讓智氏治下出現了三萬戶左右的有恆產者。
關於土地誰開墾使用權歸誰的政策,智氏會一直執行下去,能夠預料到人們對開荒的熱情至少三十年內不會飽和,將來就很考驗智氏當權者能不能保證擴張勢頭,將這種國力的上升一再保持下去了。
過度開墾將會導致水土流失之類?
平原沒有開墾完,為什麼要去山上開墾?
另外,人口起碼需要達到五千萬以上,又刻意且無節制地去摧毀大自然,造成的破壞力才會超過自然的修復力。
後世為什麼會出現黃土高坡?一種說法是樹林幾乎被砍光,水土流失太過於嚴重。
只是吧?好像為了警示而故意誇大了人為的破壞力,刻意掩蓋了氣候造成的加劇影響。
僅拿明末的小冰河時期來說事,黃土高原在當時遭受的劫難才是最大的。
在智宵活著的時代,吃的比什麼都重要,哪有那個閒心去考慮開墾帶來的影。
在唐朝之前操心水土流失,完全是用現代的思維在錯誤地進行規劃。
現在的破壞力之所以那麼強,根由在於各種器械被應用,再來就是工業對大氣造成太大的汙染。
想在工業化之前造成大面積的破壞?只能說是想多了。
哪怕是故意掘壩形成洪澇,受到最大影響的只會是人類本身,大自然巴不得洪水經過的地方更多和麵積更大一些。
因此,隨著科技越加發達,人為的破壞力必然越大。
至於山火之類,從古自今發生的山火還少嗎?人類存在的歷史只能追溯到五百萬年前,小破球卻是存在了四十五億年,絕大多數時間裡小破球的陸地植物才是多數。
還是那一句話,不管怎麼去進行破壞,其實受到最大影響的是人類本身,才需要人們去記住教訓,培養愛護自然的理念。
智宵在“函谷關”附近巡視了五個月多,直至接近春季才重新向西返回。
在這個冬季裡面,大多數諸侯國或是勢力大體上進入一種窩冬的狀態,僅有趙氏與代國、中山國想消停都困難。
趙毋恤看似很著急地想要控制住中山國與代國,冬季裡仍舊大肆用兵。
趙氏除了出兵代國和中山國之外,他們還需要防備來自國內的威脅。
一支為數約三萬的趙軍分佈在塗水以及汾水中上游沿線,擺出的架勢就是為了防備南方可能的來犯之敵。
又有兩萬多趙軍翻越夏屋山河句注山進入代國境內,他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代國都城“代”,徵繳代國的散裝部落則是進度很慢。
趙毋恤親自率軍入侵中山國,攜帶的部隊數量超過五萬,前期的軍事行動比較順利,等待中山國的權貴反應過來被阻擋在距離“鮮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