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池遭到圍困,尤其是長時間的圍困,很難不爆發疫病。
這是因為城內的生活環境越加惡劣,再來便是死亡人員無法得到掩埋,帶來的一種必然後果。
生活環境的惡劣包括,生活垃圾無法得到處理,人長時間難以吃到一口熱的食物,環境髒亂再因為飲食問題導致抵抗力下降,生病的機率也就隨之成倍增加了。
在屍體的處理上,遠古時期的人就明白應該及早掩埋或是火化,要不然腐爛將導致各種蟲子湧現。
遭到圍困的城池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加上大量死亡人員無法得到處理,不發生疫病才是一種怪事了。
通常情況下,諸夏的人不會刻意製造禍亂源,例如將屍體拋進城內,加劇和加快城內疫病的發生以及疫病程度。
生化戰這種手段的創始者是匈奴人,後來被古蒙古人發揚光大。
匈奴人將動物的屍體藏在各種未能得到流通的水源裡面,用屍體去汙染水源,不明情況的人喝那些水就會患上瘧疾,再將病菌傳染給其他人,漸漸形成了瘟疫。
古蒙古人的手段更殘忍一些,他們每每攻打一座城池之前會在城外的村莊製造大屠殺,會收集大量被殺死者的屍體,利用投石車之類的攻城器械將屍體拋進城內。
在古蒙古崛起的階段,他們利用原始生化戰禍害了多少人?史學家的統計是古蒙古西征造成至少一點五億人口消失,攻打南宋致使八千萬人死難。
智宵知道那些手段,一點想要使用的念頭都沒有。
使用原始生化手段純粹就是害人害己,乃至於可能變成殺敵一千自損一萬的慘劇。
畢竟,誰都沒有掌握治療的手段,一旦用了連老天都不知道會造成什麼後續結果。
另外一點,智宵不但想得到統治疆域的擴張,還希望在戰爭結束後獲得人口,並不是為了破壞而去破壞。
“戰前城中口眾約為兩萬四千?”智宵早就知道答案,開口問是方便整理思緒。
范蠡答道:“戰前城中、城外口眾合為四萬餘。戰後一年,城外口眾逃或死、被俘殆盡,城中口眾正如宗子所言,約兩萬四千眾。”
作為都城的“雍”並不大,城牆四邊周長一千八百米,合計三百二十四萬平方米,以單位換算為三點二四平方公里。講實話,比現代一些大學城都要小許多了。
只不過,當今最大的城池也就是四邊周長約兩千七百米的“洛邑”,也就是周王室的王都,佔地約七點二九平方公里,一樣比現代的大學城小很多。
智宵知道兩萬四多人擠在三點二四平方公里的城池裡面該有多擠,雖然談不上人擠人,但是絕對處處是人,且光是飲水都是一個大麻煩。
遭到圍困的“雍”無法在外取水,極可能歷經過一場人為大旱,不知道有沒有因為搶水而造成自相殘殺?
他們連用來生火造飯的材料都未能獲得,要不然也不用拆屋取材,城內能燒的東西燒光,到後面極可能只有達官貴人能吃口熱的食物了。
那麼慘的情況下,遭到圍困的“雍”都不投降,一直堅持了四年多才出現裡通外國的叛徒,講實話就是韌性方面非常驚人。
無論以前、現在或是未來,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人,他們性格上的堅韌根本不用懷疑。
智宵之前在回憶白公令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番回憶下來……,大實話就是沒有多少關於白公令的記憶。
那麼,白公令是誰?他是秦國的庶長,相當於列國的司馬之類。
只不過,晉國的司馬一再被削減許可權,從曾經的武官第一人,演變到現如今的軍法官,排座椅要排到眾卿大夫,乃至於是各軍團的軍尉之後。
智宵比較訝異地問道:“章嬴族眾並未聯絡?”
范蠡知道智宵為什麼會驚訝,如實答道:“未有。”
以前,智宵是為了彌補某一世而點名章嬴為媵,後面逐漸被野心驅散了兒女情長,變成了與章嬴生下孩子可以更容易使得秦地之人歸心的想法。
作為一方首腦,不清楚兒女情長是一種拖累的話,一定會變成類似於“紂王與妲己”、“烽火戲諸侯”、“炙手可熱”等諺語或成語故事的男主角。
那個“炙手可熱”講的是誰?成語背景故事的男主角是李隆基,女主角是楊玉環,講的是楊玉環受寵之後發生的各種荒誕故事。
智宵點了點頭,說道:“不可使之有人出城,出城之人盡數射殺。且等十日之後,再行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