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外臣絺疵,拜見宋公。”
“免禮,就坐。”
絺疵知道獲得宋君欒的接見就是初步成功,更難得的是宋君欒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接見自己。
很顯然,宋國一方知道智氏派遣使者過來,極可能要談一些機密的話。
在場的宋人不多,幾位專事負責伺候宋君欒的宦官與宮女,再加上幾位看上去年紀頗大的公族成員。
子罕等絺疵安坐,開口問道:“不知足下前來……”拉了一個尾音,給絺疵施展的空間。
絺疵卻是不著急講正題,先追溯晉國與宋國的傳統友誼,大談特談先輩們共事的過往,總之是以前兩國多麼和睦,相處得又有多麼愉快,之類等等。
晉國長久以來確實對宋國不錯,先是在所有諸侯排斥和警惕宋國的時候率先接納,又給了宋國一個很不錯的國際舞臺,別提晉軍多次在楚軍攻打宋國期間的南下救援了。
可以說,沒有晉國率先接納宋國並給予正當的地位,哪來宋國可以在整個春秋時代當和事佬的空間,極可能宋國要一直當寓言故事裡面的丑角。
絺疵在追溯歷史根源。
宋國君臣大多數人一臉的懷念,免不了會因為宋國背棄與晉國的傳統友誼,有一些尷尬或愧疚。
絺疵覺得氣氛差不多了,改了話題,說道:“今次我(晉軍)佔領‘陶丘’,為吸引聯軍來戰。想必諸位貴人當知?”
話說,誰不知道呢?
之前是濟水橫在那裡,不管晉軍或聯軍都不敢輕易渡河,吳國一方掌握主動權可以耗,晉軍卻是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恰好晉軍駐紮地點就在宋國邊上,旁邊的“陶丘”屬於戰略要地,宋國又不像鄭國會被忽視,晉軍就利用攻佔“陶丘”迫使宋國向吳國施壓,成功讓聯軍開拔過來了。
宋君欒不會輕易說話。
倒是跟以前那種一國之君不與外臣說話無關,純粹就是一旦由一國之君講話,太過容易失去轉圜,一旦被定性就是定性了。
換成了子罕表演,大談特談曹國不是個東西,敢以小國寡民的身份爭霸,又是怎麼那麼的欺負宋國。
真的,曹國君臣一定是腦子被門夾到,敢於宣佈要參與爭霸。
遠比曹國更強的國家很多,以曹國的實力雖然不是當前所有諸侯國的墊底,頂多也就是比那些袖珍諸侯國強一些,他們怎麼就敢宣佈要爭霸啊?
至於說曹國欺負宋國?純粹就是曹國不自量力主動進犯宋國邊境,一次次被教怎麼好好當個人。要說宋國被曹國欺負也成立,原因是一個弱小的傢伙竟然敢一再挑釁宋國,不等於是冒犯了宋國嘛!
然而,那並不是宋國滅掉和吞併曹國的理由。
講道理,作為殷商後裔的宋國就是應該縮起來小心做人,有點輕舉妄動太容易遭到姬姓諸侯的圍毆。
其實,給宋國膽子的是晉國,要不然宋國再怎麼垂涎曹國都不敢有過激的舉動。
子罕表述的意思太簡單,承認宋國跟晉國相處得很愉快,哪怕到現在都還領情,只是也擔心當前晉國太濃烈的擴張慾望,並且是被吳國以及其餘諸侯架起來了。
如果宋國堅定不移地站在晉國那一邊,作為位處南方的國家,宋國懷疑遭到包括吳國在內眾諸侯國的圍毆,到底晉國能不能或又會不會像以往那般及時發兵救援。
宋國的這個擔憂並非沒有根據,晉國的智氏在向西擴張,封地集中在晉國南部的魏氏今天打這個明天打那個,韓氏一看就想小心做人,屆時宋國堅定站在晉國這一邊,再遭到眾諸侯的圍毆,晉國真的會發兵南下嗎?
絺疵問道:“不知諸位如何看待吳國?”
這個問題好奇怪。
宋國現在跟吳國是盟友,看起來吳國也尊重宋國的訴求。
當然,那是建立在宋國本身實力上的尊重,說到底宋國不顯山露水,問題是宋國真的不弱。
子罕看了一眼宋君欒,得到示意之後,視線轉到絺疵身上,問道:“足下乃是智氏家臣?”
絺疵頷首道:“疵目下添為宗子幕僚。”
子罕又問道:“今次出使,敢問是否智氏宗子示意?”
絺疵正面給出肯定答案,道:“正是。”
這樣啊?
子罕與宋君欒再次對了一次眼神,隨後開始談宋國與智氏的友誼,再提到一定會履行之前的契約,準時準量將糧食送到智氏那邊。
“鄭國亦是如此表態。”絺疵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