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次晉國舉行的會盟,再一次重申了以晉國為霸主,領導諸夏秩序的義務和責任,完成了智氏、魏氏和韓氏想要晉國仍舊坐在霸主寶座的目標。
會盟當然進行得很順利,之後城下之盟也沒有出現任何波折,時間卻是消耗了半個多月。
等待晉軍拔營向鄭國進發之後,得以歸國的列國眾人也踏上了歸鄉的旅途。
這一戰,晉軍俘虜的人數在九萬三千以上,幾乎生俘了參戰聯軍的半數。
到最後,智宵一系列操作下來,九萬三千多俘虜歸還列國約兩萬,晉軍實際到手的俘虜只有七萬三千多。
為什麼智宵力主將戰俘的一部分歸還列國?主要就是為了維持各國之間的平衡,再用那些俘虜換取其它的物資,比如糧食。
七萬三千多俘虜怎麼分?包括一應戰利品以及後面各國的賠償,要等三家的家主回到“新田”再行計較。
他們進入鄭國,引起了鄭國上下的極度恐慌。
“此國反覆無常,不應留其國祚。”魏駒挺瞧不起鄭國,心裡也恨得牙癢癢。
智宵聽了笑著說道:“今次入鄭,非為討伐。”
魏駒知道,只是心裡真的很不爽。
講實話,鄭國確實有讓人瞧不起的地方,只是鄭國也是被逼無奈。
如果不是晉國和楚國太強大,鄭國用得著玩朝晉暮楚嗎?他們不左搖右擺就是其中一方的炮灰,甚至連國祚都保不住;左搖右擺雖然仍舊會損失慘重且名聲極差,起碼能夠有更大可能性保住國祚。
弱者根本沒有自主選擇權,只能左右逢源再玩見縫插針,一切都是被逼的!
至於鄭國為什麼被討厭,名聲也那麼差,無非就是鄭國高層能力不足罷了。
同樣的操作,智慧足夠之下能夠使所有人諒解,乃至於心生同情。
子產執政時期的鄭國不就得到諒解了嗎?甚至還得到了晉國的支援,迅速地恢復了國力。
輪到罕達抱上士鞅的大腿,鄭國也能一再欺負宋國,乃至於讓世人誤會鄭國比宋國強大了許多。
晉軍當然也不是單純路過鄭國。
再“商丘”郊外舉行會盟,參與的諸侯國之中有鄭國的代表,只是那些人無法真正代表鄭國。
選擇當吳國小弟的諸侯國都要付出代價,會盟之後新的上貢數額被敲定下來。
晉國知道吳國和越國會耍無賴,只當不知道這麼一回事,演演戲也就算了。
吳國和越國離晉國太遠,鄭國卻是距離晉國太近,智氏、魏氏和韓氏憑什麼放過鄭國?
十多萬晉軍來到“新鄭”郊外,有人作為使節進入城中。
當天,罕達代表鄭國來到晉軍的營寨。
“見過諸位晉卿。”罕達看上去已經非常蒼老,一副暮氣沉沉外加行將就木的模樣。
罕達能不知道這些晉國高層是為了秋後算賬而來嗎?肯定知道的啊!
可是,哪怕鄭國君臣全知道了又怎麼樣呢?他們所能期盼的是晉國高層不要付諸武力,敲詐的時候也手下留情一些。
至於拒不接受敲詐?其餘諸侯國都妥協了,鄭國哪怕遍處堅城也真的不敢單獨對抗晉國。
魏駒知道自己應該出場了,人沒有站起來,甚至沒有回禮,面無表情說道:“鄭不知我(晉國)兵鋒之盛?”
罕達做出惶恐的表情,再低下頭沉默不語。
以前,天下人罕有不知道晉國武德充沛。
今年過後,誰不知道晉國有能力一下子就出動三十萬以上的兵力?
那可是三十萬以上的兵力,還不是拉壯丁湊人數的軍隊,是全部可以用來打野戰的部隊啊!
知道什麼樣的部隊才有能力打野戰嗎?起碼經過了系統化的訓練,有足夠的作戰意志,能夠執行排兵佈陣的指令。
從古至今,乃至於是長久的以後,有野戰能力又能戰而勝之的軍隊都是少數,不等於全國有多少兵力,全部的兵力都能打野戰。
乃至於可能全國有百萬兵力,其實也就十來萬有能力執行野外作戰的任務,其餘也就玩一玩城池防禦戰,或是乾脆只有能力幹治安維穩的工作。
所以,哪怕一樣是軍隊,成分也有他們自己的區別。
罕達還清楚一點,即便不是三十萬晉軍都能打野戰,僅僅是三十萬這個數量都是鄭國的差不多三分之一人口。
晉國能集結出三十萬的軍隊,還有能力將後勤工作做好,反正不是鄭國所能力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