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智宵去而復返當然是想從晉君午這裡問出一點什麼。
如果翻開史書會發現一個事實,大多數開創出偉業的人,他們基本都有多疑的毛病。
對於當權者來說,多疑其實不是什麼負面的毛病,只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戒備罷了。
當然,君主多疑對臣下顯得很致命,害怕做了點什麼引起君王誤會,自己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被嘎了。
有一個天大的真理,小破球離開誰都會繼續自轉。
社會之所以是社會,便是由多數人構成,而對君主來說的話,人才永遠不會缺少,只是等著被挖掘,發現威脅不清除才是傻子。
君主幹掉了某位臣子,有得是填補的人,對於多數人來講只是一場新的盛宴開席罷了。
所以說,封建王朝的時代,君主萬萬年,臣子萬萬死,真不是一句純粹的口號。
“今次談話,望君上不對外言。”智宵用這句話作為結尾。
其實,智宵還沒有完全問完,只是得知韓庚已經入宮,明顯不適合再問話了。
晉君午看著轉身要離去的智宵,帶著期盼問道:“寡人能否安享晚年?”
智宵頭也不回,腳步沒有停止,話音從嘴巴傳了出來:“我家非趙氏,絕無擔負弒君罪名可能。”
這絕對不是假話。
如果非要弒君的話,智宵多傻才會親自動手,或是派智氏的人來殺?
正確的弒君方式該是怎麼樣?國君不能在智氏的庇護下被殺,給予某人或某個家族承諾,讓他們甘願揹負弒君罵名來殺。
趙氏的弒君過程是怎麼回事呢?趙盾遭遇威脅出逃,他的弟弟趙穿率領武士闖宮殺死晉靈公,隨後趙穿追回了還沒有離開國境的趙盾。
趙盾回到權力中心後得知史官董狐記錄自己弒君,非常委屈地辯護說:“我逃也!”
董狐的回答是:“卿為中軍將,足未離晉土,印璽仍舊在腰。”
什麼意思?
翻譯過來就是,董狐認為趙盾根本沒有逃亡該有的樣子,不過是欲蓋彌彰之下的做戲,尤其是殺死晉靈公的人是趙穿,趙盾渾身是嘴也無法否認弒君的事實。
晉國還有另外一個弒君的案例。
晉厲公發動誅滅郤氏的行動,以謀殺的手段殺死了郤錡、郤犨、郤至,隨後遭到幾位倖存卿大夫的責難。
當時擔任中軍將的欒書選擇將晉厲公逼迫在宮城某個大殿,一關就是幾個月的時間。
欒書是中軍將,人也在“新田”當值,天然就有保護晉厲公的責任和義務。
然後,欒書實在受不了晉厲公這個貪婪又愚蠢的傢伙,玩騷操作誘使程滑去殺死晉厲公了。
注意!
哪怕不是欒書動手,有程滑願意背鍋,問題在於欒書是中軍將和人在都城,只要晉厲公遭到弒殺而死,沒有任何疑問都會讓欒書脫不了干係。
之所以說欒書玩的是騷操作,主要是誘使旬氏的小宗之主程滑去弒君,以為這樣就能夠免於擔負弒君的最大責任,結果仍舊被史官記載為弒君的最大責任人。
什麼原因?第三次重複,一切只因為欒書就是需要保護晉厲公啊!
因此,智宵想要晉君午死的話?正確的做法是,晉君午決不能處在智氏的保護(監視)之下,並且智氏的高層需要全部離開都城,最後一條就是不能有證據顯示晉君午的被殺跟智氏有關。
智宵其實一點都不想弒君,也不會讓晉君午死得不明不白。
在範氏、中行氏在晉國除名的內戰之後,晉君午非但沒有成功收權,相反權威已經徹底喪盡了。
一個沒有實際權柄的國君或許會在某些方面給智宵造成麻煩,但也僅僅是麻煩而已,不會對大局起到顛覆效果。
曹孟德的聰明之處在哪?接受建議迎接漢獻帝是其一,第二點顯示在無論多麼無法忍受都沒有幹弒君的操作。
曹子桓也是一個聰明人,接受漢獻帝的禪讓,隨後讓劉協好好活著當山陽公。
奈何就是曹丕之後的老曹家子孫不爭氣,給司馬家做了嫁衣。
曹家父子的聰明體現在一點,本就是大局已定,沒有必要染上漢室天子的血,不殺漢獻帝既安撫了漢室舊臣的心,再來也能繼續拿漢獻帝當人質壓制蜀漢集團,只要漢獻帝一天還活著,昭烈帝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之所以智宵不殺晉君午,不想擔負弒君罪名只是其一,還要避免魏氏、韓氏、趙氏拿這個做文章,再不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