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歷史上,趙毋恤用“唇亡齒寒”說服了魏駒和韓庚,明面上是魏氏、韓氏和智氏結盟,暗地裡卻是趙氏與魏氏、韓氏聯合謀算智氏,並且最後成功地將極為強盛的智氏滅亡了。
智宵吸取了智瑤的教訓,該堅持的利益絲毫不讓,只是沒有過分地去欺凌於誰。
這樣一來,智氏雖然比在智瑤的統治下更為強大,但是其餘家族並沒有產生太大的緊迫感,自然也就沒有非要不計前嫌聯合起來滅掉的迫切需要了。
原歷史上的智瑤其實也不是完全為了自家而貪婪,好幾次與趙氏、魏氏、韓氏商量封地歸屬,其實是因為先有吳國的威脅,後來越國滅掉吳國又繼續威脅晉國的霸權,大多數是想連智氏一塊拿出土地與人口歸於晉公室,增強晉國的力量來應對外部威脅。
魏氏和韓氏迫於智氏的強大有答應智瑤的要求,倒是趙氏一次都沒有答應,才讓智氏與趙氏陷入絕對的惡劣。
“我不是智瑤,沒有想要繼續維護晉國的霸權。魏駒、韓庚和趙毋恤倒是原裝,不同的歷史讓魏駒和韓庚有了改變,趙毋恤卻是比原來更瘋狂了。”
其實,智宵也是一直在防著趙氏聯合魏氏、韓氏,從未有過放鬆警惕的一刻。
如果不是智宵要防著趙氏與魏氏、韓氏聯合攻打智氏,不會在征戰連連的情況下修築“函谷關”這座關隘,極可能會像魏氏、韓氏那般優先來修築新的都城。
因為智宵、魏駒、韓庚都成了諸侯的關係,日後很難隨意見面,他們回到“新田”之後並沒有離開。
在這一段時間裡,三人的見面次數遠比以前更加頻繁,主要是趕緊確認三方在以後的相處模式,再來就是約定更多的合作。
化家為國之後三家應該怎麼相處,早在之前就已經有過多次商討,確認三晉對外步調協同,太核心的事情卻是隻談了一點點。
三家確認化家為國之後以智氏為大哥,要不要上貢,或是小弟與大哥有什麼義務或責任。這一系列就是核心的一部分。
魏氏和智氏已經經過一輪封地置換,兩家存在的爭議是在“孟門”的歸屬上面。魏駒再一次試探智宵,擺明就是沒得商量,關於“孟門”的歸屬只能是維持不變。
韓氏有跟智氏進行過一次封地置換,只不過置換的封地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三家化家為國迫在眉睫之際,韓氏猛然間意識到自己的封地有點分散,不免有心與智氏、魏氏提出置換封地的訴求。
所以,今天的聚會由韓庚提出,智宵與魏駒先後來到約定地點。
聚會的所在地是在“新田”城內的韓氏府宅。
智宵和魏駒肯到韓氏的府宅之內,雖然說帶上了大批護衛,但是仍然表現出對韓氏的極大信任。韓庚需要知道這一點,再因為得到智宵與魏駒的信任而產生安全感。
“大軍已經出發向北,宵、駒可有指點之處?”韓庚沒有馬上提出關於置換封地的事情。
智宵與魏駒對視了一眼,什麼想法互相不得而知,內心裡則是多少會有點無奈和好笑。
三家之中無疑是韓氏的實力最弱,也導致韓庚表現得更為謙和,詢問卻不是一定會接受來自智氏或魏氏的干涉,更多就是一種表態罷了。
魏駒對智宵笑了笑,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在軍事方面,魏駒和韓庚都承認自己不如智宵,至於是不如多少,看他們有多少自知之明。
智宵其實沒有太多的意見,老話重提說道:“難以一次滅亡趙氏,唯有以強相逼。如此不出三年,趙氏必將自潰。”
誰不是明眼人?看不出趙氏將“晉陽”地經營得如鐵桶一般,強攻不說能不能拿得下,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則是一定的事情。
這一點智宵懂,沒有道理魏駒和韓庚不懂。
韓庚當然智宵所說的戰略是最佳方案,其實也已經聽了進去,再次重提就是表達對趙氏領地的訴求。
韓氏沒有能力獨自逼得趙氏每年窮兵黷武,直至逼得趙氏自行崩潰,肯定需要來自智氏和魏氏在兵力與物資上的支援。
那樣的話,三家一起行動,到最後肯定也是一起瓜分掉趙氏的領地,什麼時候哪一家多出點力,最終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瓜分方案,不就是一次次商談來決定的嗎?
今年,韓氏再次出動兩個軍團,智氏和魏氏聯合湊了一個軍團,一共三個滿編軍團再次北上。
韓氏已經連續兩年出動兩個滿編軍團,他們無法也不可能每一年都是出動兩個滿編軍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