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智氏成了晉國實力排行第一的家族,只不過智氏雖然實力排行第一,跟之前的範氏並不是相同的情況。

曾經範氏強大到什麼份上?不光是封地最大的原因,封地大卻有很多地方荒蕪只是在地圖上好看一些罷了。範氏能夠動員出超過十五萬部隊就足以證明強大。

那可是十五萬的軍隊,需要有足夠的“士(準貴族)”和“徒(職業武士)”作為骨幹,要不然光是有足夠多經過訓練的預備役(羨),軍官不夠也只會是一群烏合之眾。

在姬周成立之初就有一個規定,也就是“士非教,不得徵”。這種規定到戰國被摒棄,隨後又在西漢被重新撿了起來,曰“非教士,不得從徵”,也就是沒有訓練過的人不得上戰場作戰。

姬周的這一條規定直接產生了職業軍人階層,他們平時不是進行集體訓練,各自待在家中鍛鍊身體和學習殺人技巧,得到徵召形成集體,走上戰場之前還會集體訓練軍陣那麼一段日子。

隨後周天子賜予封地的諸侯有各自進行分封,以“大夫”為臣下之臣,出現了“士”與“徒”這兩種新的職業,到列國戰事頻發階段再出現半兵半農的“羨”這種預備役。

從有大夫爵的貴族,到準貴族的“士”,以及以下的“徒”和“羨”,他們在國家的和平時期需要交稅,一旦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則是使用納賦抵消交稅。

所以,先不用管每一個家族到底能徵召出多少部隊,至少那些應徵的人有接受過軍事訓練,並不是隨便拉壯丁。

需要有多少人口基數才能擁有十五萬名接受過訓練的人員,哪怕晉國是一個軍果的國家,怎麼也需要起碼有接近百萬的人口吧?

晉國不算奴隸在內的全國也就五百萬左右,坐擁百萬人口的範氏難道還不夠強大嗎?要知道宋國也就百萬左右的人口!

因為當時沒有做人口普查的習慣,擁有多少人口只是一個估算,不可能拿出準確的資料。

智氏在內戰之前大約擁有四十萬的人口,吞併了範氏和中行氏的一些封地,人口約是膨脹到六七十萬?

那些新納入智氏的人口,他們不會馬上對智氏產生歸屬感。

一個人有沒有歸屬感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決定在那個集體發生什麼事情之後會不會挺身而出。

如果不存在歸屬感硬要徵召,受到徵召的人心不甘情不願,乃至於滿肚子怨氣,能夠想象由這種人組成的軍隊會有多少戰鬥力,不反過來添麻煩就足夠慶幸了。

提這些做什麼?

因為智宵講到了國君站在趙鞅那邊,導致趙氏獲得了“名”與“器”上的支援,同時魏氏和韓氏倒向了趙氏,起到的連鎖反應讓許多中小家族一同投靠了趙氏。

魏氏因為覺得受到智氏在“專屬領域”上的挑戰,倒向了趙氏的陣營。

韓氏本是趙氏的傳統盟友,只是韓氏歷來不強,並且沒有太過為難智氏的意願。

智宵在計算一下那些結盟各個家族的實力之前,需要先讓族人與家臣瞭解老智家的大體實力。

這需要一系列很複雜的統計,考慮到當前的人基本沒有算數的概念,智宵只能往簡單了來介紹。

儘管智宵已經說得足夠簡單,大多數人還是聽得滿臉茫然。

聽得人累,講的人更累。

智宵索性直接說道:“總而言之,我家極限動員約有九萬私軍,內裡將近三萬並不可靠。”

這一下,所有人都聽懂了。

也就是說,原本智氏極限動員的兵力能夠有六萬左右。

別看六萬軍隊好像不多,像是衛國和魯國進行極限動員大概也就這種規模的部隊,再多也不會多到哪去。

這個就是晉國強大的原因。範氏的極限動員,直接能吊打絕大多數諸侯國,甚至跟南方霸主楚國都有得打。

只是每一次極限動員對任何家族或國家都很傷,代表該年根本別奢望能夠有什麼收入,戰事拖的時間一長還要投入家族的大量糧食與軍備。

中原列國和南方楚國最為慶幸的是一旦晉國沒有外敵就會爆發內戰,要是晉國不一再爆發內戰,可以說他們根本就沒得玩。

即便是晉國一再爆發內戰,沒有發生分裂之前,一定能夠吊打所有中原列國。

甚至可以說晉國不分裂的話,幾乎可以斷定秦國根本無力東出。

聽懂了的智氏眾人,他們又接著聽智宵估算魏氏、趙氏、韓氏、公族以及各個中小家族加起來的實力。

智宵這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漢室風雲錄

漢室風雲錄

來不及先生
關於漢室風雲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一個與命運相抗爭的故事,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就此展開。書友群:760932811
歷史 連載 66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