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禮節。
軍事會議結束後,智躒特地召見智宵,問道:“以你之見,齊軍將往何處去?”
齊軍可是有五萬。以齊軍的戰鬥力來說,他們去哪都能改變那個戰場的態勢均衡。
智宵假裝思索,一小會才答道:“我料齊軍將往‘沫(朝歌)’。”
這個“沫”歸屬於範氏,不是範氏的老巢,他們獲得管理權之後很用心經營。
當然,齊軍去“沫”沒有別的原因,他們對晉國爆發內戰感到欣喜若狂,答應範吉射和中行寅進行支援,不代表就想真正參戰,更多是想看到晉國的有生力量消耗在內戰的拼殺上。
齊國君臣的野心素來不小,一次次想要恢復曾經的輝煌,要是晉國各家族在內戰或與諸侯交戰中損失慘重,他們不是能夠輕易達成目標了嗎?
宋國、衛國或魯國也損失極大的話,更是齊國樂意看見的事情,尤其是魯國損失極大,說不準齊國能趁機將魯國給吞併了。
智躒沉默了一下下,又問道:“是否應允敵軍撤離?”
肯定不是在勝勢下平白放走宋軍、魯軍和衛軍,必然會有一系列條件的。
智宵很清楚自家這位祖父的想法,能在面子上過得去的前提下,不想將力量損耗在與諸侯聯軍的交戰上面。
晉國不正是因為掌權者一個個私心太重,才搞到霸業不穩的嗎?
然而,怪卻是怪不到當代人頭上,完全是歷史遺留問題所導致的局面。
智宵在思考應該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