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人均數額最多的國家。
為了完成援阿的複雜專案,華夏在無實踐經驗的情況下不得不先在國內進行大量試驗和試製工作,甚至動員了全國26個省市的100多個單位參加,並建立專門的實驗工廠。為此,華夏還有兩人犧牲了生命。其中在1961年春,正值華夏大饑荒時期。他們本國糧食尚需進口,此時還援助阿爾巴尼亞幾十萬噸糧食。
阿總人口才200萬,華夏的援助平均在他們每人頭上達4000多元,而此時期華夏人均年收入不過200多元。援阿的化肥廠,年產20萬噸,幾乎平均一公頃地達400公斤,遠遠超過華夏農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數量。而軍援專案之繁多,數量之大,也超出了阿國防的需要。
在阿方領導人看來,向華夏伸手要援助,似乎理所當然。霍查曾經毫不掩飾地說:‘你們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向你們要求幫助,就如弟弟向哥哥要求幫助一樣。’謝胡還說:‘我們不向你們要,向誰要呢?’。並且,根本沒有考慮過還的問題。
阿爾巴尼亞當局按照歐洲發達國家的生活標準,向當時極度貧窮的華夏提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援助要求。阿還存在一種不適當地向歐洲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看齊的思想,如他們在向華夏提出援建電視臺時說,計劃在阿全國實現電燈照明後,做到每個農業社都有電視。而當時在華夏,連京城、滬上等大城市中黑白電視機的擁有量都少得可憐,更不用說農村了。
最讓人寒心的是,華夏勒緊褲腰帶不顧國內的嚴重饑荒向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阿方卻對此毫無感知,反而浪費極度嚴重。
馬路邊的電線杆,都是用華夏援助的優質鋼管做的。他們還把援助的水泥、鋼筋用來到處修建烈士紀念碑,在全國共修建了1萬多個。援助的化肥,被亂七八糟地堆在地裡,任憑日曬雨淋。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不勝列舉。
而這二十多年,華夏從阿爾巴尼亞身上僅僅是得到了一個空泛、虛假的‘兄弟關係’。1978年底,華夏徹底斷絕了對貪得無厭的阿爾巴尼亞的無償援助。同年年底,阿領導人霍查在公開講話中,遂公然把華夏列為‘主要敵人’。
當年華夏為什麼會如此慷慨的支援阿爾巴尼亞?那是因為在面對赫魯曉夫的的‘蘇聯新政’的時候,華夏與阿爾巴尼亞立場一致,華、阿兩國因為相同的意識形態越走越近。
阿爾巴尼亞首次公開與華夏站在一起,是1960年召開的布加勒斯特會議。這次會議上,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共同一批東歐國家共產黨對華夏的內政外交政策展開了猛烈的批判攻勢。在大多數與會共產黨選擇與赫魯曉夫統一立場的情況下,阿爾巴尼亞代表罕見地公開站出來表態支援華夏,因此被赫魯曉夫斥責,並遭受其他國家共產黨的圍攻。此後多次共運會議,阿爾巴尼亞都選擇了與華夏立場一致。
所以,華夏認為他們找到了一個“真誠”的朋友,殊不知阿爾巴尼亞只是要找一張‘長期飯票’而已。”
“哈哈哈哈哈哈!”蘭斯的一句“長期飯票”而已,讓在場的眾人都鬨堂大笑。“蘭斯博士,他們真的是傻的嗎?二十幾年才醒悟,真是太可笑了。”莫爾忍著狂笑問道。
“哦,莫爾女士。這就是我下面要說的了。華夏為什麼會這樣做。
縱觀各華夏朝史書記載,他們的皇帝、統治階層最得意最榮耀的一句話,大約就是\\\"八方來貢 ,萬國來朝\\\"。
所以,遠在漢唐時期,他們就非常喜歡外邦以朝貢、朝拜的名義來覲見他們的皇帝。而他們的皇帝,為了彰顯他們的富庶、強大和大度,則會給這些使團賜予非常豐富、貴重的禮物。
這些禮物,與這些‘使團’進貢的物品對比的話,可以這樣說,就是你送他一輛腳踏車,他回贈給你一輛克勞斯的總統座駕凱迪拉克。”
“啊!真的這樣?那豈不是這些使團都會發大財了?”一位官員驚歎道。
“是的,他們都發了大財。因此,有很多外邦的人,根本就不是他們國家派出的使節,也都冒充使節來‘朝貢’,以換取豐厚的回報,發了大財。而我們西方得知東方國度的富庶,也正是源自於此。
而他們,則是花錢買名聲、買虛榮,一直這樣做了兩千年。這也是我們現在對他們‘好面子’印象的由來。”
“所以,蘭斯博士。您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也要向華夏‘進貢’?”胡萊不確定的問道。
“不,不是我們。我們也不可能向華夏低頭。”蘭斯肯定的答道。
“是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