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煥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劉備的決策來看,就是錯誤的。違背大方向,抒發個人意氣,不顧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執意妄為,是要遭受失敗的苦果的。決定東征,目標太脫離現實,孫權豈是泛泛之輩,赤壁一役,善於用兵的曹操就栽在他的手裡,怎可輕敵?軍事行動需要一個符合雙方力量對比的結果,而不能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該贏得勝利,所以軍事作戰的目標要量力而為。劉備一開始打了幾場勝仗,孫權心驚膽落,被迫求和,願意歸還荊州,並送還孫尚香。劉備就該冷靜下來,見好就收。想必身邊也沒個能讓劉備信任並聽勸的人(或許這個人本可以由法正來擔任的),整場戰役都是劉備親自在指揮,這個小商販出身的草根皇帝忽略了“眾軍久留于堅城之下”的危險,又在安營紮寨的戰術上犯了致命錯誤!
安營紮寨,這種事情你讓專業的將領去做就好了,幹嘛非要親自安排?真是什麼都會的領導最能幹事。
武將殺人,文官放火。你看看中國歷史上的放火專家,最先理論闡述的是軍事家孫武,《孫子兵法》裡面有一則專門的“火攻篇”。就三國時期,放火專家有董卓,曹操,周瑜,陸遜,還有諸葛亮,都是一把火。這次對於劉備的陣營佈局,又正值暑天,軍困馬乏,放火的好機會!
劉備一心要廝殺,陸遜待機而動。一方在用蠻力,一方在用巧勁。到了夜間,陸遜吩咐軍士準備好引火之物,準備火攻。
兩湖地方盛有茅草,這種茅草加上枯葉十分易燃。依山傍水的劉備軍營可想而知,幾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劉備一路退走,退到馬鞍山,又退往白帝城。漢水北岸駐紮有黃權的三萬蜀軍,落得進退不得,只好降了曹丕。
吳蜀猇亭之戰,以吳國的勝利結束。蜀國國力大減,對蜀漢影響深遠。基本上蜀漢無力北伐了,中原曹魏在生產力恢復之後幾乎無可撼動。吳國鞏固了荊州地方,並向南拓展到交趾,達到了劃江而治,盡收長江之利的戰略意圖。
劉備抑鬱不能自已,無法釋懷軍事上的落敗。加上年紀大了,回眸昨日,結義的兩兄弟已逝,無顏再回成都面對兩川將士。七十萬大軍,所剩無幾,多少川中父老望東而哭啊!
劉備的仁義,果如是乎?
劉備臨終託孤,告訴諸葛亮:“阿斗能輔則輔,不能輔,君可自立為成都之主。”
諸葛亮惶恐不已,聲淚俱下的說道:“亮敢不盡心,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筆者認為雙方都是真心話,諸葛亮這樣的曠世奇才不是要坐上權力的寶座,他是要贏得歷史的尊敬。劉備的事業最終沒能趕上漢高光武,枉費了多少仁人志士對他的期盼,對漢室復興大業的期盼!劉備不得不承認是自己的才能跟不上事業的需要,他一生修為的品德仁義之名都隨著猇亭火光而化作泡影。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是劉備死前在病榻上對兒子劉禪的最後叮囑,他希望自己的子孫能繼承大業,並以德行為基礎,才能凝聚人心。
他最後的言語彷彿使他咽不下這口氣,可面臨的失敗,又使他無顏再回川中。死是一種解脫,是一個故事的結局,應了那句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出自《三國演義》,至今傳為美談。但是劉關張的故事,沒有落得一個好的結局,甚至悲催。可恰是如此,這就是一則美談!
劉關張非常平民化,所以老百姓才更喜歡他們啊!
總的來講,劉備的才能無論如何都不能與曹操相提並論。劉備能與曹操相抗衡,並被曹操評論為“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原因是劉備有德行操守,而且姓劉,素懷大志。東漢末年,民不聊生,百姓需要一個能庇護他們的好官。而劉備是一個好官,劉備的言行舉止符合民眾對道德標準的正面評價。
筆者沒有判斷錯,後世的人們是願意看到劉關張最後的結局的。因為成功之後,他們的子孫是否還能延續桃園結義的精神內涵?所以用英雄的悲劇演義平民化的義,恰是成就了《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