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她每日清晨用過飯,在趙王府待足三個時辰,再回家。
&esp;&esp;葉長庚不放心,時時藉口有事,前來探看,再把裴茉接回去。
&esp;&esp;就這樣,總算在正月初五這一日,太陽剛冒頭,祭典便開始了。
&esp;&esp;朱雀大道兩邊,再次飄揚著旗幟。
&esp;&esp;這一次,旗幟五顏六色,祥龍奔騰。
&esp;&esp;李璟穿戴整齊,在圜丘下,迎接帝駕。
&esp;&esp;這回絕不會有九龍聚頂挑簷掉落。
&esp;&esp;李璟為了防著這件事,乾脆把棚子拆了。
&esp;&esp;管它下雨還是下雪,統統給本王淋著!
&esp;&esp;……
&esp;&esp;注:投壺,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高高的壺,往裡面投箭,“有初”指的是投中 誰要害我
&esp;&esp;皇帝想縮一縮頭,讓脖子暖和一點。
&esp;&esp;但他不能。
&esp;&esp;他身穿祭拜天地的隆重禮服。上衣深青,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花紋,下裳大紅,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種圖紋,共十二章紋。
&esp;&esp;冕上用金飾,垂白玉珠串十二,以大紅絲帶為纓。蔽漆隨裳,身帶鹿盧劍,腰垂白玉雙佩。緩緩向前,儀容肅正。
&esp;&esp;如此莊重,實在不適合縮脖子,只能抬眼確認,圜丘前的確已經沒有棚子。
&esp;&esp;去年搭建的寬敞木棚,被拆得乾乾淨淨,連一根柱子都沒有留下。
&esp;&esp;而負責此次祭典事宜的趙王李璟,顯然早知道沒了木棚,所以裡裡外外穿了好幾層,以至於圓得像根矮木樁,跪下叩頭都有些困難。
&esp;&esp;“恭迎父皇。”
&esp;&esp;“恭迎聖上。”
&esp;&esp;李璟帶著文武朝臣、宗室親眷、士族親貴以及觀禮的高僧道長、各國使節,齊齊施禮。
&esp;&esp;李璟身後,站著兩位已經成年的皇子。
&esp;&esp;七皇子和八皇子。
&esp;&esp;六皇子李璨因為已經殘疾,不能參加祭天祭祖大典。
&esp;&esp;皇帝看到他們,在心裡嘆了一口氣,嫌棄得很。
&esp;&esp;一個痴迷煉丹,年紀輕輕便已暮氣沉沉;一個長相醜陋,眼界狹窄愚蠢呆傻。有他們襯托,趙王李璟竟也有些龍鳳之姿了。
&esp;&esp;但今日祭典重要,不能踢他們一腳。
&esp;&esp;稟犧署已經把四足大鼎抬到木棚前,裡面放著牛、羊、豬三牲。太常卿在高臺舞蹈唱喏,請神完畢。
&esp;&esp;皇帝抬腳,舉步走上圜丘。
&esp;&esp;李璟帶著兩位弟弟,小心翼翼,跟在皇帝身後。
&esp;&esp;他覺得脖子好涼,抬起頭,發現下雪了。
&esp;&esp;不是鵝毛大雪,而是細碎如粗鹽的雪粒。那雪粒密密麻麻從天而降,很快便鋪滿臺階。
&esp;&esp;皇帝頭頂有華蓋高舉,但李璟沒有。
&esp;&esp;李璟小心翼翼往華蓋內挪,希望能擋一擋涼意。
&esp;&esp;可臺階兩邊主導禮儀規範的太常寺眾人,卻示意李璟向後一點,同帝駕保持距離。
&esp;&esp;李璟頗不耐煩地停了一步,而身後抬步的八皇子李瑞猝不及防,撞到了李璟的屁股。
&esp;&esp;李璟扭頭表示不滿,抬起的腳踩空了臺階。
&esp;&esp;就在眾人一愣神的功夫,李璟已經低呼一聲,“撲通”一聲栽倒在臺階上,再順著溼滑的磚石,“咚咚咚咚”翻滾下去了。
&esp;&esp;皇帝驚訝轉身,只看到一個狀似車輪的圓東西,從臺階上歪歪扭扭滾落到下面。那“車輪”痛呼一聲,伸展開四肢,衣衫髒亂,一面揉著頭,一面看向高臺,神情憤怒瞪著八皇子。彷彿在說:“你是故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