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第1/2頁)
Altin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當發現自己師父來時沈棲桐的頭才轉了轉,終於不像一座雕塑了。
&esp;&esp;你心有疑惑,不必遮掩,不必勉強,已經有過前車之鑑,他沒有迂迴,直接開門見山,你的第一惑必定是何以為蒼生之道。
&esp;&esp;蒼生之道太虛,世間千萬人將蒼生之苦掛在口中,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卻不見為蒼生請命,更不知蒼生為何物。因著淋雨沈棲桐聲線不復以往清亮,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這種人,更不知為何請命以證道,師父教我。
&esp;&esp;最後半句像是從嗓子裡擠出來的。
&esp;&esp;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修道者當教化眾人於不言,順應萬物規律而不橫加干涉,湖水輕輕拍打岸邊石堆,襯得寧嶽聲音格外遙遠,昔年天下大亂,外敵叢生,內憂外患,世俗自有應對演化之法。崑崙丟不開名譽,棄大道而走小徑,強行干涉世俗,落了下乘。我們不知道自然演化會產出盛世亦或亂象,但無疑天道自有考量平衡之道,定不會有今日留守區之苦,貧富相差之巨。
&esp;&esp;沈棲桐抱膝不語,寧嶽也不催促。他將話說到這總是希望沈棲桐能夠自行領悟的。
&esp;&esp;天下有道,卻走馬已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她說得極慢,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咬出來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您們一直行教化之事,不論是教導像我這樣被崑崙拒之門外的孩子、致力破除對法脈的依賴,或是在世俗建學扶持貧寒學子,皆是為匡扶大道,使蒼生為自身而請命。
&esp;&esp;寧嶽看著這個一向優秀的弟子,知道她內心自有溝壑,但不想她竟如此靈慧。欣慰之情又極快被苦澀吞噬。子懷一生行教化之事,造福無數,到了卻沒想到是親生孫女顛覆正道,將畢生心血毀於一旦。
&esp;&esp;棲桐的選擇
&esp;&esp;她也才剛滿十八。
&esp;&esp;子懷若在天有靈,必定為你而欣慰。面對沈棲桐晶亮的眼神,他除了壓下萬般感受別無他法。
&esp;&esp;不,他不會,沈棲桐剛亮起來的眼神又灰暗了下去,他若在天有靈,還不知怎麼痛心。
&esp;&esp;她話中全是彷徨無措:留守區的人被絕望壓抑太久了,如今堅信賜予力量的人是無上神靈。我們知道真相,卻不一定有人願意聽。他們一路勢如破竹,師父,今天崑崙陷落了
&esp;&esp;崑崙陷落是今天的訊息,沈續親自開啟崑崙山門迎新獲得力量之人入山頭。沈棲桐一直在逃避這一事實,到這時才發現避無可避。
&esp;&esp;然而在觸及到寧嶽目光時她呼吸一滯,師父太平靜了,彷彿一切皆在掌控。她顫抖著,漸漸聯想到了一個事實。
&esp;&esp;他們以為將我困在英國便無暇顧及崑崙,他們以為偌大崑崙全是鼠輩,寧嶽也沒讓她懸疑多久,小羽將許多事做得滴水不漏,卻過於自大。
&esp;&esp;他摸了摸沈棲桐的頭:沈家盤亙南方,於北方多有不及。沒有人,崑崙山頭不過一具空殼。南方淪落,尚有首府,首府陷沒,尚有極北。世人愚昧,總有一人清明,此代若無望,只要火炬燃過一天,縱他日史書錯亂,總有餘燼相傳。
&esp;&esp;說到最後他都不忍直視沈棲桐。這樣的一代,年長者尚不過二十,年幼者甚至極有可能不逾十一。
&esp;&esp;他還是不忍了,誰願意看著從小看到大的孩子一步步捲入未知的命運。
&esp;&esp;棲桐,你也可以有選擇。一些選擇做下,就再難回頭了,他能感到沈棲桐的顫抖。畢竟才十八,又怎能不怕?他強忍了眼淚,這個擔子太沉,你要想好。
&esp;&esp;沈棲桐對此沒有作出任何回應。她的戰慄漸漸平息了,冷靜得不太正常:我還有一惑。
&esp;&esp;寧嶽重嘆一聲:講。
&esp;&esp;天地不仁,倘若諸行有常她第一次直視自己的師父,清楚問出了一個可以說得上離經叛道的問題。
&esp;&esp;天地超越仁義,慕羽的出現,留守區的異常,世界之上的暗潮洶湧,是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