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月玄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似 乎挺和諧,但兩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選。接著,蹇義、解縉和懷慶長公主的駙馬王寧等 大臣也出班奏請冊立皇太子。
不願聽什麼,偏來什麼,永樂眉頭緊蹙,青筋突兀,強壓心頭之火,不悅道:“列位 臣工的表章朕已御覽,但朕也多次說過,長子高熾雖有仁厚之德,然未經歷練,智識淺陋, 朕正在諮求四方賢達輔導,以長其學問。諸位為國家社稷著想,一片忠心,朕甚欣慰,” 他環視一下眾人,不等他們說話,遂道,“朕坐時太久,身體不適,需回宮歇息一會兒, 散朝。”
“散朝——”黃儼好聽的一聲喊,扶皇上站起,走向便殿,結束了一個眾人翹首、而 皇上拿不定主意的尷尬:他心儀高煦,卻又沒法說。
扯到了議立太子的事上,皇上不高興,李至剛沒法跟去說自己的家事,他悵然地站在 武英殿的御座下,望著高高的、鏤空的藻井,若有所失。
天色灰濛濛的,霧氣籠罩,半明半昧,潮溼而寒冷,再沒有了前幾日陽春三月的燦爛。 從早晨言事幾近正午,永樂確實有些累,用過午膳,想在便殿裡小憩一會兒,準備下午的 午朝。但他怎麼也睡不著,立太子之事真的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了,糾結成團,越理越亂, 那股勁過不去,他乾脆坐起來,斜倚在錦被上,閉目沉思。
建文四年六月,由他發難的靖難之役結束,燕軍攻下南京,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不知 去向,他這個在北平蟄居了二十年的燕王坐上了大明王朝皇帝的寶座,年號永樂。不久, 就有人上表,請立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但他的心傾向於二兒子朱高煦,卻又不合宗法禮 教,便以長子高熾“德業未進”來搪塞。
轉眼就到了永樂二年的春天,立儲之事鬧得沸沸揚揚,不僅朝堂之上,就連南京街巷閭里的老百姓都在議論著。有的說皇帝肯定立長子,說是某某大臣管家的親戚說的;也有的說皇帝要立次子高陽王,沒聽那滿大街的小孩都在唱著一句“日照山河裡,陽光映帝京” 的童。說這“日照”和“陽光”就說的高陽王朱高煦,至於怎麼個解釋大家雖似懂非懂, 但卻堅定地認為那是和皇家老二連在一起的。仔細想來,高陽王的高陽和他名字中的高煦 以及那兩句童謠還是有些瓜葛的。
永樂育有四子五女,一子早夭,幾個兒子都是皇后徐儀華所生。長子朱高熾生於洪武 十一年,次子朱高煦小高熾二、三歲,三子朱高燧則又小高煦四、五歲。三個兒子雖一母 所生,年齡相差也不大,但性格為人迥異到天壤之別,真應了那句話,龍生九子,個個不同。
長子朱高熾,性情溫順,仁厚孝友,本當是青春勃發的壯歲旌旗之時,怎奈體態肥盈, 身體虛弱,走路爬坡都十分吃力。靖難時,永樂帶兵在外,只能命他留守大本營的北平, 而讓性情兇悍、弓馬嫻熟、頗有武略的、十六、七歲的次子高煦跟在左右。高煦也是不負 父王的厚愛,勇猛拼殺,不僅戰功卓著,還幾次於危難之際成功救駕,聽了許諾,高煦更 是捨命苦戰了。如今得了江山,那戰場上的許諾還算不算數?但廢長立幼,又與兩千年的 宗法禮制相悖。永樂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痛苦抉擇中。
看的出來,文武大臣們已明顯地分為兩派,文臣大多傾向長子朱高熾,部分武臣則傾 向二子朱高煦,當然都各有理由,而更多的人則不願攪進皇家的太子之選中,或是不言, 或是虛以委蛇,假惺惺勸皇上早立太子,實際上則事不關己的心態。
以淇國公丘福為首的武臣派,和高煦是生死與共的沙場知己,兩人攜手打出了不少漂 亮仗,患難之交,情真意切。何況他又親眼目睹了當時燕王對高煦的喜愛,揣測帝意,毫 不隱諱地贊成立高煦為太子。而以兵部尚書金忠為首的文臣,對高熾十分了解,關係也密 切,所以願立高熾為太子,常在永樂面前說起古之立幼廢長的興衰之事。
文武大臣各執一詞,都有道理,弄得永樂沒法斷下決心。他也記不清多少人、多少次 說這件事了,每一次提及都被他搪塞了沒有結果,但事情的脈絡卻越來越清晰了。
憋了近兩年,永樂糾結了幾百日,拖已不是辦法,與其黑沉沉孕育著滿城風雨,倒不 如讓那明亮的閃電劃破夜空,暴雨傾盆,享受雨中的暢快,享受雨後的清新。天大的主意 就在這臥而不眠的一瞬中敲定,永樂撩錦被下床,臨視午朝,午朝後,吩咐黃儼把閣臣和 尚書蹇義、金忠,武臣丘福、朱能,皇親王寧找來便殿,明確了商議確立太子的大事。
幾個親近的文武大臣陸續到齊,永樂賜座,捋了捋長髯,靜下心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