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肥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樣早起的李興心情不錯,但是想到已經兵發草原的漢軍,心中忍不住一嘆。
秋季正值鮮卑馬肥之時,而且草原天氣苦寒,此時動兵北伐,還是擺明車馬的三面出擊,也不知大漢的那位皇帝陛下是怎麼想的,好大喜功,真當檀石槐是盤菜了。
心中略有些惆悵,但他也管不了這些,漢室內部腐爛成那個樣子,神仙難救。
搖搖頭,將這些無用的煩惱拋之腦後,迅速完成了洗漱,李興穿好甲冑拿起弓箭武器便趕到了校場開始了晨練。同樣,軍營之中計程車卒也紛紛起身穿上鎧甲拿起武器向著校場走去。
雖是李廣之後,但李興更偏向程不識式的治軍,嚴格訓練、死抓紀律。
身在部落雖然不比行軍,可以稍微放鬆一些,不至於衣不解甲,但是整個部落的將士自李興起,皆是將鎧甲和武器放在隨手能夠夠到的地方,一旦發生情況可以立刻反應。
時不時李興還會搞幾次“夜襲”,鍛鍊士卒的應變能力和心性,避免在戰場上出現炸營情況。
儘管沒有經歷過戰場的實際考驗,不清實際效果。但李興相信,訓練不是白費的,無數次演習之後將士們逐漸形成的條件反射,就算面對偷襲不能如演習一般反應迅速,但也能很快反應過來。
程不識號稱不敗將軍,其統兵之法的優勢便是如此。掌軍雖缺乏李廣一般的爆發力,但卻行事十分穩妥,未取得過大勝卻始終不敗。
李興其實一直覺得先祖李廣難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是能打,武藝超群,以少勝多都是常事,率軍爆發起來四千人能當四萬人用,但不適合指揮大規模軍隊。
本身性格太過桀驁,而且戍守邊關多年,雖闖出威名赫赫但卻多是小規模作戰,次數多但每次戰績卻難以拿出手,反而因能力過人使匈奴人對之重視,致使出征多次遭到針對設計,屢屢中伏面對數倍乃至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每次作戰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和賭博似的,這樣的將領誰敢重用。
說起來也不知李氏一族是頭鐵還是運氣不好,個個是能人,李廣、李敢、李陵更是有名將之資,打起仗來一個賽一個猛。但卻都落得個悲劇收場,結局一個比一個憋屈。
雖有能卻過於桀驁,不懂取捨進退、不通人情世故。過剛易折用來形容李氏一族再恰當不過了,武帝時期那麼複雜的政治環境下,李氏有如此結局也有其必然。
……
手持大夏龍雀,早起的李興與李虎二話不說便打馬戰作了一團。
仗著力大,李興握緊寶刀,先聲奪人的向著李虎力劈而去。
李虎絲毫沒有硬接的想法。畢竟李興的力氣之恐怖整個部落盡皆知曉,若不是其確實不善兵刃也輪不到他來當這個陪練。
大刀一甩,斜劈而下。刀鋒與刀身相撞,將之撞偏從身側滑落,李虎只覺得雙臂微顫。李興的力量著實太恐怖了,即使是部落第二大力士的自己也遠不能及。
回首一刀反挑向李興的胸口,逼迫李興連忙持刀回檔。然而李虎此招卻是虛晃一槍,順勢直接轉挑為橫劈。
雙方你來我往不過數回合,看起來甚是精彩。空有力量的李興卻是被李虎一直壓著打,防守雖遊刃有餘,卻難以反擊。
李興倒也不惱。他在武藝上的天賦確實一言難盡,力量大、反應速度也不弱,但意識和招式跟不上,空有力量難以發揮,被壓著打已然習慣。
他習練刀法更多的是為了避免大戰之時遭遇敵將衝鋒能夠保全自身以及戰敗之後能夠自保逃跑。
周圍陸陸續續趕來開始排隊計程車卒也習以為常的看著這一幕,不時還會學習一二。
李龍輕車熟路的來到伙頭軍的地盤,和李德一起幫夥頭軍將盛滿菜的大缸一一抬出來,接過遞上來的大勺,當起伙頭軍幹起了打飯的活。
李氏部落整體偏向程不識式的管理,不代表就必須完全捨棄李廣式的治軍,同樣可以汲取其長處。
李德和李龍便是一脈相承李氏寬厚待軍、與兵同食的傳統,待士卒如親子兄弟一般,與之同食同住。
熟稔無比的幫排著隊計程車卒們打飯,順便還能和他們交流交流,拉近彼此距離。
忙碌著的李龍很快看到了李生三人組。
“喲,排行第一的狼牙小組來了。”將裝滿肉粥的大碗遞了過去,李龍笑著道。
鐵狼騎軍中評比,成績最為優異者譽為狼牙,一如他驍龍騎之中的逆鱗小組。
此戰之中,各部精銳之間也在較勁,狼牙小組力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