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鳳飛於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聞言,眉宇間掠過一抹遲疑,李夜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微妙變化,心中暗自思量言辭已觸動了龍顏。

他趁熱打鐵,繼續緩緩言道:“陛下聖明,心繫蒼生,事事以國事為重,大唐的繁榮昌盛皆因陛下英明決斷。

然而,國之未來,亦在於子孫。太子及諸位皇子,乃是大唐明日之棟樑,對他們的培養,亦不可輕視啊!”

李世民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以為然的笑意,直言反駁道:“朕豈有不重視之理?

瞧瞧朕為太子所選的師者,無一不是學富五車的大儒,滿腹經綸之士,此等栽培,

豈不正是對下一代寄予厚望之體現?”言罷,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

李夜直言不諱地道:“陛下,這便是癥結所在。您所賜予的,皆是您認為至善之選,

可您是否深思過,這真正契合太子的心意嗎?

太子業已成年,胸中自有丘壑,

然其周遭一切,從行事到決斷,無不籠罩在您的意志與其師長的期望之下,

乃至太子府中的侍臣,亦欲以其念強加於太子。

如此,他還是那個本應翱翔九天的太子嗎?陛下,您可曾悟透,我為何提及扶蘇公子?

陛下,您心中對太子殿下的那份殷殷期盼,臣自是明瞭。

正如昔日秦始皇對扶蘇公子所抱的厚望一般,他精心挑選大儒以授業解惑,望其能成為國之棟樑。

然而,世事弄人,那扶蘇公子竟被儒術之繭緊緊束縛,成了一介腐儒,

更可悲的是,他竟成了儒士手中那把無鋒卻鋒利的劍,

最終,輕易地便將自己年輕的生命,交付給了那虛無的忠義之名。

陛下,此情此景,您定不願看到太子殿下也步入那後塵吧?

李世民聞此,面色瞬間凝重如鐵,一旁的李承乾更是聽得臉頰緋紅,羞愧難當。

李世民沉吟片刻,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地問道:“事情,真的會發展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嗎?”

李夜目光直視著李世民,見他似乎仍未全然察覺事態的緊迫,不禁直言不諱地問道:

“陛下,您可曾留意過,太子殿下近日看什麼書?

那些授業的師長,又在向太子傳授何種知識?

還有,太子平日的起居行止,您可都瞭如指掌?”

這一連串的追問,如同一陣急風驟雨,讓李世民一時之間竟有些怔忡。

他沉吟片刻,卻未能即刻給出答覆。

見狀,李夜語氣未減,繼續說道:“陛下,您無疑是位仁德兼備的好皇帝,心繫蒼生,鞠躬盡瘁。

然而,在為人父的角色上,您卻有所欠缺。

您將滿腔熱忱傾注於天下百姓,卻不經意間忽略了近在咫尺的骨肉至親。

這,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言罷,空氣中似乎瀰漫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

李夜的每一字一句,都如同鋒利的刻刀,精準而深刻地勾勒出眼前的現實。

“然而,這些還遠非關鍵所在。最為棘手的是,你尚未領悟到一個核心差異:

太子與皇子,其間橫亙著天壤之別。

太子,乃是大唐未來的君主,肩負著統領這片廣袤帝國的重任。

那些飽學之士,固然堪稱良師,為太子啟蒙綽綽有餘,傳授為人處世的智慧亦非難事。

但治理國家、成為一代明君的奧秘,豈是這些儒者所能全然教授的?

他們只會熱衷於向太子灌輸那些對儒門更為有利的治國理念,

滿心盤算著如何利用太子之尊來提升自身的地位與聲望。

如此這般,太子豈不成了他們手中操控的傀儡,一步步落入他們精心佈置的棋局?

這不就是活生生的另一個扶蘇嗎?你費心尋來的這些師長,

雖意在教導太子治理國事,但他們可曾有過君臨天下的經歷?

他們又怎能真正懂得,站在九五之尊的立場上去權衡利弊、決策萬機?

這等高深的智慧與能力,他們恐怕是望塵莫及的。

更不必說,這些飽讀詩書的儒生,大多沉浸於經史子集,

對於實際的政務運作,又能有多少切身體驗呢?

若你真心期盼太子能夠出類拔萃,成為一代明君,

那麼最佳的導師無疑便是陛下您自己。

無需您日日親自授課,只需在批閱奏章、處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重生之廢柴三小姐

重生之廢柴三小姐

泡芙小子
關於重生之廢柴三小姐:重生之廢柴三小姐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