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的罈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嗯,李叔,我想先了解一下我們公社診所目前的運作狀況,再提出我的想法。
比如,當有病人前來就診時,我們的流程是怎樣的?
是否建立了他們的個人健康檔案?
是否有詳細的醫療記錄?
還有,我們在健康教育和疾病預防方面做了哪些宣傳工作?
另外,我們是否定期為那些易感人群進行體檢?是否給需要特別關注的老年人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服務呢?”
“李叔,您覺得這些問題與我要提出的方案有關不?”傅錦華微笑著問道。
“是,錦華。”李叔點頭回應。
“那我就直說了,李叔。我想知道,咱們村裡老年人的數量、需要長期維護並定期檢查的病人數量、年輕人和孩子的數量,以及村裡待產或懷孕的孕婦數量。”
“錦華啊,你問這些是為了?”李叔好奇地問道。
“是這樣的,李叔,我在想,如果我們能建立一個類似社群醫療小組的組織,透過詳細的人員分類和健康狀況統計,我們就可以在衛生所針對性地備配相應的藥物了。”傅錦華解釋道。
“哦?那你能具體說說這個流程是怎樣的嗎?”李叔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其實,傅錦華提出的這個構想,就是後世裡那種以社群為單位劃分的社康醫療小組。
雖然他們現在只有兩個人,社群人員眾多,任務繁重,但如果真的能按她說的那樣實施,那以後村民們看病就會方便很多。
而且,我們還可以針對一些常見疾病,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疾病預防手冊。
聽完傅錦華的一番闡述,李叔已經目瞪口呆了。
他激動得幾乎要站起來,立刻去向大隊長彙報這個構想。
但傅錦華及時勸阻了他,告訴李說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溝通。
“李叔,我所說的這些,當然都是建立在國家和我們這個大隊能夠認同的基礎上。
如果這個事情能夠辦成,那以後鎮上的醫院就能減輕很大的負擔,村民們看病也會更加方便。他們甚至可以在村裡就能看好一些輕的病症。”
“錦華啊,你的提議確實很好。但我還有個顧慮,你可能不知道,咱們國家現在各方面的人才都很緊缺,醫學方面更是如此。
有很多優秀的醫學教授都因為各種原因,在鄉下做勞改。
另外,我們的藥品也很緊缺,懂這一行的人也很少。”李叔擔憂地說道。
“李叔,您說的這些問題確實存在。
但我已經有了其他的解決方案,只是還需要你上報得到上級領導的批准。
不過,請放心,我會盡力去爭取的。”我堅定地說道。
“傅丫頭啊,你咋這麼聰明呢?有學問的人就是不一樣呀!我還想問問你,對於剛才提到的社群醫療小組的構想,你有多大的把握呢?”李叔充滿期待地問道。
“嗯,雖然不敢保證百分之百成功,但我有七八十的信心。”我自信地回答道。
“好!我相信你!我這就去大隊長那裡,把你的想法跟他說說。
咱們爭取早日上報,早日出結果!”李叔激動地站起身來,準備離開。
哎,李叔,等等!傅錦華連忙叫住了要走的李叔,“在您去向大隊長彙報之前,我想再和您探討幾個細節,確保我們的方案更加完善,也更容易獲得上級的支援。”
李叔聞言,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耐心地聽著傅錦華接下來的話。
“首先,關於人才短缺的問題,我想我們可以嘗試與鎮上的醫院建立合作關係,邀請他們的醫生定期來我們公社坐診,或者透過他們醫院空閒休假的人員,下鄉給我們大隊上能力好不錯,有潛力的人員給做一個專業的培訓,這樣方便他們以後考取醫護證打下基礎。
同時,我們也可以鼓勵村裡的年輕人學習醫療知識,為他們提供培訓機會,培養一批本土的醫療人才。”
“其次,藥品緊缺的問題,我們可以考慮與藥品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確保藥品的穩定供應。
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藥品回收和再利用的專案,減少浪費,提高藥品的使用效率。”
“再者,關於健康教育和疾病預防,我們可以利用村裡的廣播、公告欄等渠道,定期釋出健康知識,提高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識。
還可以組織一些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讓村民更加直觀地瞭解健康知識,增強他們的健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