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岱輿忘歸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今天我們講的是唐高宗永徽年間的一戶大人家,沈家。

沈家祖上是據說是南朝宋將領沈慶之,曾和太原王氏有過聯姻,可見其家族背景雄厚。

傳到唐朝這代沈家家主名叫沈段霖、字三寒,取自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暗示了自己欲以一身武藝戍邊報國之心。段霖意預著他是沈家的一段甘霖,因為在他們沈家每二十年只出生一個男丁,那這個男丁就是當代家主。他父親期望他能效仿祖上以武震天下,以力效朝廷。但是他在六歲的時候就揹著他爹把四書五經看了個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歲時,參加了地方上舉行的對聯比賽,博得了頭彩名震江南。二十歲參加三年一屆按察司的鄉試高中貢生,也就是舉人,殿試時和另外二個人一起當朝面聖。高宗體態軒昂、端坐如山,對著身邊的公公說:“傳進士”

“傳進士”

三個人走進號稱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文武將軍各立兩旁,一臉端莊肅穆。高宗發問:

“殿下者何人?”

“長安廖家,廖仁生。”

“江南沈家,沈段霖。”

“邊關皇甫家,皇甫盛急。”

三人報上姓名,高宗出題不斷,三人各有對答,一番辯答,二人大汗淋漓,唯有段霖氣定神閒。最後高宗問了一個問題,正是今年科舉筆試的最後一題:“此木成柴山山出?”

數百名考生並無一人能答上,那皇甫、廖仁生二人也沒有想出好的下聯,只能胡寫一通,此間皇帝問起,俱不敢答,而這道題,沈段霖他根本就沒有寫。高宗略顯焦急起來,高聲問道:“沈愛卿,這題只有你沒有寫,這是為何?”

“啟稟陛下,此句是乃是絕句,千古奇句。世間能出此題者,定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豈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回答上來的。”

高宗十分受用,心裡暗喜:此題乃我所出,那我豈不是文曲星了,正自竊喜。

“但是,”沈段霖話鋒一轉, “未必就沒有下聯。”

“那沈愛卿有何高見。” 高宗不屑的問。

“此木成柴山山出,因火為煙夕夕多。”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大為震驚,一片譁然。這真乃絕對。

一時間談霏玉屑四起。高宗也是大驚,如此工整又意境十足,不由得心中十分佩服,自己絞盡腦汁才想出了這上一句根本就沒有想出下一句。卻又不捨得丟面子震怒道:

“聒噪,這對雖公正,卻也不是正規答案。”

有些個眼明心亮的大臣隨即附和道:“此對堆詞砌藻,非是正確答案。”

最後,廖仁生高中進士,皇甫高中榜眼,段霖則拿了個探花,三人各自散去。

“接下來,該移步練武場,看看今年的武狀元了。”說完高宗大步走下龍椅,走出保和殿。攜著眾人走向練武場,來到練武場,忽地回頭見沈段霖也跟了過來不解的問:“怎麼探花也跟過來了?”

“回稟陛下:這文探花也是三位武狀元之一啊!”

“竟有如此奇事,一人同時透過文、武兩試。”

武狀元入場,個個虎背熊腰、身強力壯。這時高宗手下的一員武將,上前言道:“陛下,臣願與這三位武狀元一起出演一場好戲供陛下一樂。”此人姓童名散,京城人都稱大臂神將,一身高超武藝,十分神勇。善使一把九刎障刀,長三尺重五十斤,與其說是刀更像是一把只開一邊刃的劍。

“善,準。”

童散走進練武場,先耍了一段花刀,引得眾人連連喝彩。隨即那兩個武狀元也著了甲冑提了兩把橫刀上場,唯有段霖立在場邊不動。那二人與童散交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餘者觀之,皆膽戰心驚、不敢上前,段霖依舊立在邊上。高宗恐二虎相鬥必有一傷,隨即叫停三人。

問那段霖:“沈愛卿為何不上啊?”

“陛下,這裡的兵器都不趁手,臣自備有兵器。另外我們三人圍攻童將軍,勝之不武啊!”

“小子,你好生猖狂,爾等三人一擁而上未必是本將軍對手。”那童散大叫道。

“朕準你用自己的兵器,上來演示一番如何?”

李唐家自李淵一脈,便以馬背治天下,所以極度重武抑文,有完全服從自己的武將,做皇帝的自可高枕無憂,高宗對這種人十分看重,有本事的人向來高傲,若是這沈段霖真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