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面聖考校 (第1/2頁)
啊哦咦啊哦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聖考校
金鑾殿內,莊嚴肅穆之氣仿若實質化的浪潮,一波一波向人襲來。陽光透過那高懸的雕花窗欞,灑下一道道金色的光幕,為這大殿添了幾分神聖與威嚴。王柏穩步踏入,衣袂輕拂,身姿挺拔如松,雖一路歷經波折,衣衫微顯凌亂,卻難掩那周身散發的不凡氣度。
皇帝高坐龍椅之上,明黃色的龍袍在日光映照下熠熠生輝,袍上繡著的金龍張牙舞爪,似欲騰飛而出,彰顯著皇權的至高無上。他微微眯起雙眸,目光如炬,直直地投向王柏,似是要將他看穿。王柏見狀,趕忙跪地叩首,口中高呼:“草民王柏,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洪亮且堅定,在大殿內久久迴盪,餘音嫋嫋。
皇帝抬手示意平身,口中淡淡道:“王柏,抬起頭來。” 王柏依言抬頭,目光與皇帝對視,不卑不亢。那一瞬間,皇帝心中不禁一動,眼前這年輕人目光清澈深邃,透著一股自信與沉穩,眉眼中英氣勃發,確有幾分讓人眼前一亮的氣質,心中先就有了幾分好感。
寒暄過後,皇帝神色一正,緩緩開口:“朕聽聞你助蘇大人解了糧草運輸之困,立下大功,今日便想考校你一番,看看你腹中究竟有多少墨水。” 說著,他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中透露出審視之色,“朕且問你,治國之道,首重何事?”
王柏心中早有準備,微微躬身,不慌不忙地答道:“回陛下,草民以為,治國之道,首重民生。正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百姓乃國之根本。若百姓安居樂業,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國家方能昌盛繁榮。譬如,輕徭薄賦,使民力得以休養;興修水利,保農田豐收;開辦學府,育濟世之才,此皆為民生之要事,亦是治國之根基。”
皇帝聞言,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嗯,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見,當下我大乾朝邊疆戰事頻仍,軍事謀略又當如何施展?”
王柏略一思索,拱手道:“陛下,軍事謀略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邊疆之地,山川險要,氣候多變,瞭解地形與氣候,乃是行軍打仗的首要前提。我軍可善用地形,設伏、突襲,擾敵後方,破其糧草輜重,令敵軍首尾難顧。再者,練兵之道,亦不可忽視,不僅要強壯士卒體魄,更要提升其戰術素養,令其精通協作之術,方可在戰場上發揮最大威力。還可兼用離間之計,分化敵軍陣營,使其內部生亂,不戰而屈人之兵。”
皇帝聽著王柏這番話,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陷入沉思。大殿內,眾大臣也都屏氣斂息,專注傾聽,不時有人眼中露出驚訝之色。王柏之言,既引經據典,又結合當下大乾朝局勢,深入淺出,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那若是國內遇災,顆粒無收,又該如何應對?” 皇帝緊接著丟擲第三個問題,目光緊緊盯著王柏,似是要將他逼至絕境,探其深淺。
王柏神色鎮定,侃侃而談:“陛下,遇此困境,當以賑災為急務。一方面,朝廷需開倉放糧,救濟災民,確保百姓不致餓死溝壑;另一方面,可組織百姓自救,興修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條件,為來年豐收做準備。同時,減免受災地區賦稅,鼓勵商賈運送物資至災區,穩定物價,使百姓生活得以維持。此為救災之三步,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皇帝眼中光芒大盛,連拍三下龍椅扶手,讚道:“妙啊!王柏,你這番見解,當真令朕刮目相看。” 此時,大殿內的大臣們也紛紛點頭稱讚,交頭接耳之聲此起彼伏。
然而,皇帝目光一轉,又問道:“你所言皆為大政方針,若落實到細微之處,又該如何保證官員廉潔奉公,不貪不腐?”
王柏微微皺眉,略作停頓後答道:“陛下,欲保官員廉潔,一需加強律法懲處,對貪汙受賄者嚴懲不貸,使其不敢腐;二需提高官員俸祿,使其生活富足,減少貪腐誘因,使其不想腐;三需強化監察體系,派專人暗中巡查,讓官員時刻知曉頭上懸有利劍,使其不能腐。如此三管齊下,方可淨化官場風氣,保吏治清明。”
皇帝聽完,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欣慰之色:“王柏,你今日所言,條條切中要害,朕心甚慰。看來你並非徒有虛名之輩,果然腹有良謀。”
王柏趕忙跪地謝恩:“草民多謝陛下誇獎,草民不過略讀詩書,偶有所悟,能為陛下分憂,是草民之榮幸。”
此時,站在一旁的嚴嵩,臉色陰沉得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他本就視王柏為眼中釘,肉中刺,如今見王柏在皇帝面前大放異彩,贏得滿堂喝彩,心中妒火中燒,卻又不得不強壓怒火,暗暗盤算著如何打壓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