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有志者 (第1/2頁)
流水成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志者,事竟成,加油哦,小哥,我看好你!”吳桐笑眯了眼,小哥這是很有研究學者態度,她尊重小哥的選擇,也期待小哥的成功。
“小哥,你的速度要是夠快的話,說不定,我們能一起進行新課題研發!”吳桐輕輕促狹的笑了笑,給金鑫拋下一個引申的噱頭。可控核聚變徹底點火成功,在可控核聚變技術最終突破完成的時候,吳桐其實已經有在思考,下個專案,她要做什麼課題?
吳桐沒有長時間空置研究課題的習慣,雖然,在場人看來,她一個課題接一個課題,很是忙碌,是從未休止的疲累。但是,之於吳桐來說,研究沒一個新課題,都是一次全新的投入,對自我的昇華。懷抱科研熱情,探索未來的澎湃,她有得是收穫成果,斬獲知識的快樂。
下個課題,幾乎沒用她怎麼思考,做生不如做熟,吳桐選擇了可控核聚變專案中做了延伸。大型能源供給的可控核聚變研發出來了,吳桐想起了自己起家老本行,可控核聚變,能否小型化,且作為能源供給,用於航天航空航海呢?
這必定是個有趣的課題,吳桐轉瞬興趣盎然。她若是今年,在此基礎上做出成果,除了之前有所設想的航母動力源有了最好的供給,空天戰機也能投入大規劃之中,甚至她還可以觸碰下太空梭!
目前的火箭發射,航天器發射,都是單程利用,一次性使用的,在發射後墜回地面,或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往往只剩下一些金屬殘片。而垂直起降的運載火箭在落回地面後,只要稍加修復,重新加註燃料就可再次發射,大大降低了發射成本。
比起可回收式火箭,吳桐的目標,還要更大一些,她想要研發的是集火箭、衛星和飛機的技術特點於一身,能像火箭那樣垂直髮射進入空間軌道,又能像衛星那樣在太空軌道飛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再入大氣層滑翔著陸的多功能航天飛行器太空梭。
“我下個課題,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太空梭和空天戰機!”對這個大課題有了新想法後,吳桐就有心不少查閱這方面的資料記載,給自己做著知識儲備。
太空梭對世界範圍內,其實並不是沒有記錄過,早在八十年代,海對面就已經率先走出了一步。作為最早的發達地區,那邊的經濟讓他們領先了不止一步。
目前已存世的太空梭記錄,也是海對面的哥倫比亞號,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總長約56米,翼展約24米,起飛重量約2040噸,起飛總推力達2800噸,最大有效載荷29.5噸。
它的核心部分軌道器長37.2米,大體上與一架dc-9客機的大小相仿。機身腹部附有一個巨大的推進劑外貯箱,裡面裝著幾百噸重的液氧、液氫燃料,供給太空梭燃料進入太空軌道,外貯箱兩邊各有一枚固體燃料助推火箭,機尾裝有三個主發動機,整個組合裝置重約2000噸。
“太空梭?空天戰機?就像未來星艦那樣,或者是宇宙飛船?”提起這個話題,那金鑫可真是太感興趣了,這本就是他所學板塊的究極延伸,也是每個男孩的終極幻想,身為熱血男兒,誰能不愛未來科幻!
在學校的資料庫裡,金鑫還特別查閱了最感興趣的空天戰機資料。“我看過簡單資料,空天戰機,要求要像普通飛機那樣起飛,但又要在外太空飛行和作戰,因為空天戰機需要維持長期作戰,必然會使用核反應堆或太陽能做動力,可控核聚變,是實現空天戰機的最好動力源選擇。
預測中,空天戰機的速度速度要至少達到25—30馬赫,而且自持能力至少為72小時,必須可以保持對地球無間隙的通訊能力,可使用加密型束射量子通訊系統達到要求,要能掛載至少十二枚鐳射制導2型中子彈···
飛機武器一般是兩挺鐳射航炮,偵查工具一般為大功率微波雷達機器人+中子波束全向雷達+可視瞄準儀,可達到發現即摧毀!”
說其他感興趣的領域,金鑫可以說,那叫一個如數家珍,神采飛揚!他若是能參與到這樣的大研究課題裡,親自見證這樣的大工程成功,這必定是他此生最驕傲的幾件事之一。
“這個課題真的是太太太酷了,桐桐,你可一定要等等我,我今年玩命,也要把所有課業提前搞定!”金鑫的目光熠熠生輝,他太感興趣了!若是錯過這樣有意思的課題專案,他這輩子都要心痛追悔莫及!
即使是,以他的水平,進了專案,不搞特殊,不過是個普通的螺絲釘,他都願意去。這樣的未來化大型專案,若不是他和桐桐是兄妹,憑他自己,一個只能在學校內還算優秀學生行列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