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第1/2頁)
流水成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終能不能實現自給自足,還是要看國內自己的努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中華自古以來,都明白這個道理。
方向定下,一眾大佬也不是狹隘的人,開始積極提供起意見來。在座都不是吃素的,可以說是國內這個領域最頂尖的那一撮。
很快,會議進展順利,集中了幾大攻克難關,由這幾個領域最為擅長的大牛擔任起攻關帶頭人的任務。
“請大家全力攻關,務必在近期內,實現咱們國有碳纖維材料生產線搭建的重任,一切拜託給大家了!”會議最終結束前,褚恆元深深鞠躬道謝,“有任何問題,請及時和我溝通!”
他只是有些科研基礎,研發方面,出不上力,但是居中調控,確保好後勤資源絕對沒問題。
辦公室內,褚恆元向老人彙報了一番會議內容。
老人點點頭,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咱們吳總是不是自去年入京大以來,基本沒休息過?大過年還在基地攻克專案的!”
“是!”褚恆元認真點點頭,他是負責科研板塊的,這一點兒最是清楚。
從去年伊始,吳桐就在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高,從最開始嶄露頭角的周氏猜想,緊接著七月份雙猜想證明,八月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九月入校開始,又在材料板塊勤耕不綴,一個成果接一個成果,一個專案又一個專案,真得沒得閒!
“月底就是咱們吳總十八歲成年禮,給吳總安排個好地方好好療養下,順便咱們送吳總個大禮!祝咱們的吳總,生辰吉樂!”老人含笑安排著,不能讓功臣只付出不求回報。
只這一份成果,能帶來的影響,就不是金錢能夠換來的的。他盯著桌面上展開的佈局圖,若有所思。
國際新戰機、大面積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他們的技術沒有跟上,這是他們目前迫切的需求的突破。
而現在,他們的瑰寶,給他們帶來了真正的福音,他們也有了碳纖維複合材料,甚至是超越國際先進水平,領先國際的超一流材料。
“研究裝置也進入了尾聲,我力爭,在吳總生日到來交付吳總!”褚恆元再添一份助力。
“咱們今年因為吳總的貢獻,節省的經費不少,吳總的經費再下撥一筆!”充足的經費,是研發的保障,他們不能讓吳桐那邊,提禁見肘,不能等到吳桐缺經費了,再反應過來就太晚了。
“是,我這就安排!”
······
京大,吳桐提交完專案,工作強度降下來了,不過人並沒有歇著。她帶著團隊的核心成員,開始對本次實驗進行復盤,並且對這個板塊的一些感想,給成老、陶然、阮成旭等人細分講解。
老師說,好的實驗團隊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她想,從每次實驗開始指導,重點講解之後,在根據他們的疑問,進行分析講解,培養從點滴做起。
“接下來,我們要對實驗進行重複製備,大家做好總結,有新的想法也可以暢所欲言,我們一起探討可能性,t只是基礎,我期待,你們接下來,能夠研發出升級的t、····”吳桐笑著鼓勵,她很看好,她的團隊成員。
“沒問題,吳總,我們全力以赴!”吳桐的鼓勵,是最好的嘉獎,一眾人不由眼眸發亮,拍胸保證道。
重複的實驗製備,儘可能的熟練操作,盡一切可能的精準,一份份材料,如同被隨著資料一起轉移走的一號實驗樣品一樣,被成功製備出來。
特別是在進行了一次引數精度細微調整後,最好的一次結果,極限力學拉抗強度資料觸控到了8002mpa這個突破線,基準在7700mpa-8000之間,按著實驗室以最高結果論突破的標準,他們是真真正正達到破八千了!
這樣實打實的突破,手把手有人教,每天都有肉眼可見進步的充實日子,讓幾位核心團隊成員真真切切的拉滿了動力,若不是吳桐不允許,他們恨不能直接睡在研究所實驗室內,徹夜和研究相擁相伴。
不過,吳桐並不贊同這樣自損式的進步,一天只安排了一次重複實驗製備。結合實驗學原理,給他們充足的吸收和休息時間。再怎麼需要人才,吳桐也不會揠苗助長,比起急功近利的現在,吳桐更期待時間沉澱後的未來。
持續不斷的資料匯總更精確的匯總資料,這些匯總資料,都將成為日後生產前最詳實的依靠。材料研發出來,她也可以算是受人所託,忠人之事。吳桐往上報備了一聲,撥通了陸驍的電話。
“陸總!”說來慚愧,她雖然掛名在h-20專案組,但是除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