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清奇 (第2/2頁)
流水成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水中金屬含量最高,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鈉。
是以,在海水淡化處理生產線的第一個處理車間,就是氯化鈉分離提取流程。
雖然不過全力運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海水淡化工廠那邊,已經積累了相當一批氯化鈉儲備,按著目前這個分離速度,每年的總產量,預估在上億噸,這個資料,還會隨著其他海水淡化工廠和海水淡化生產線的增加,而數倍翻增。
按理說,氯化鈉就是常見食鹽的主要構成部分,直接轉化為食用鹽,不也很有用嘛!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鹽這個東西雖然是必需品,但是每人每天的需求攝入量並不多,即使很多情況是浪費著用,中華一年的食鹽消耗量,也不過是七百萬噸。
國內本身,常規制鹽,就有4000萬噸的產生量基礎。
相較於以億做單位的生產量,只能說是消耗了一個零頭,使用的只是皮毛。特別是在礦業提取模式改革推廣開來之後,氯化鈉的礦石冶煉大頭消耗也被同步取代。
大量的氯化鈉儲備堆積,一個不慎,也會造成環境汙染,這並不是他們追求的初衷。
怎麼把這些為數眾多的氯化鈉消耗掉,也即將成為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資源堆積問題。
這倒是,一項覺得資源不夠用,少有多餘的中華,少有清奇負擔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