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再推 (第1/2頁)
流水成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水源的問題得到解決,那邊又基本都是地廣人稀的大面積土地,能上得去大機械操作,很適合推廣種植,給那裡一定時間繼續發展,將會有極大的可能,成為另一個供應全國的糧倉,這是極具有戰略價值的重大工程。
能上大機械種植的地方,國家從不擔心沒有人去承包種植,實在不行,農業部門直接成立大型農場,招收工人,進行國有化種植,統籌規劃,將糧食命脈把握在國家手中,更能保證基層人民的利益,不會因為某些糧商炒作,進而影響普通人民的生活。
同時,農業部門有了資金來源,也能更好的助力三農,進行更好的發展運作,扶貧支援···,這樣的良性迴圈,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
現在,國家科技發展,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可能,還是很好方向的可能,這個專案風聲放出去,別說是上面的農業部門,就是下面的農業廳,農業局,估計也都是蠢蠢欲動。那個部門,不想著,自己部門的可支取經費,荷包更鼓一些?
一個個好訊息,總是讓人心情舒暢的,特別對於吳桐這個初始帶動研發者來說,心中更多動力源泉。她的成果,能夠給國內帶來積極的影響和變化,這是對她的努力研究,交付的最好回應。
好心情就似乎是幸運的開端,吳桐點滴靈感閃現,在研究已久的NS方程上面,有了些向前再次挪動一小步的靈感。她當下執筆,迅速開始根據靈感的引導,推演起來。
這點兒靈感,雖然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千禧難題,但是最起碼,能讓她在向上研究的道路上再上一個臺階。這就已經很好,飯要一口一口吃,研究也要一步一步來,一步一臺階,腳下踏得是實實在在,登頂徹底解決問題,不過是交給時間的積累。
這樣的難題,花個兩三年甚至更多時間去專研,都是常理之事,有些數學家,終生都在為一個問題而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說,她熟悉的安德魯·懷爾斯先生,從十歲就與費馬大定理結下不解之緣,但是等他真正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是四十五歲。
從十歲向著解決證明費馬大定理這個宏大目標前進,懷爾斯先生,整整奮鬥了三十五年。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十五年?這樣持之以恆的堅持和恆心,是她所要學習的。
她的路,走得是比較順的,目前還沒碰到,讓她真正棘手沒有任何思路的時候。但是,這不代表,她之後不會碰到這樣的時刻,所以,未雨綢繆,遇到這樣的時候,放平心態,堅持學習,突破關隘,才是她最應該具備的處事方法。
因為悟道石碑在身,有這樣的輔助,吳桐的努力,就會有結果,這樣的順遂境遇,為防止自己因為這樣的特殊驕縱飄然,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吳桐時刻提醒自己要有虛懷若谷的心。未來記憶也給了她成熟的理智,和警鐘提醒,讓她始終能夠保持目前謙遜的品格。
趁著靈感推演一段,吳桐剛停筆活動手腕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請進!”等辦公室的門從外推開,吳桐才看到來訪者是阮成旭,她笑著起身,“旭哥,回來了?事情都搞定了?”
阮成旭前段時間畢業答辯順利結業,學業完成,拿到畢業證書。緊跟著隨她進行了實驗,實驗完成才安排時間回家了一趟,辦理些瑣碎雜事,順便回家看看家人。
“怎麼沒在家多呆些時日?”
“都辦好了,在家也是閒著,就回來了!在實驗室呆習慣了,猛然回家什麼也不做,突然不是很習慣!”阮成旭很想扶額,他這人是不是天生勞碌命,回家躺著竟然還有不習慣?一想著吳桐實驗室裡,那一群如狼似虎追趕的成員,他總覺得,自己這個首位加入吳桐團隊的研究員地位不保!
畢竟,那一個個,可都是經過工作數年的正式研究員,可不是他這個剛畢業的萌新!他能憑著之前的小成績和吳桐小師兄的位置,暫且穩住一時之間,可是穩不住一世的。
多少還是要有些危機意識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他不是再給自己製造焦慮,而是保持適度的壓力,才有更好的進步空間,也想真正給自己積累些向上的履歷資源。
但凡是做研究的,進了生物化材四大天坑,愛這一行的是有,但是也基本無一不是想在這一途做出重大突破,有個輝煌前程!可以說他們的目標俗氣,但是人總歸是現實動物,不是虛擬聖人,做不到聖人的大公無私。
他在家閒不住,正好接到個信兒,就匆匆又趕了回來。
“吳桐,還記得我之前和你說過的,那個華清的機械工程人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