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愛吃蘿蔔肉圓的王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今天的筵席也算是不錯,一共八菜一湯,其中兩個葷的六個素的,葷的是一條魚和一碗肥肉,李禾因為家裡也算是經常吃肉,所以對於肥肉不感興趣,只是隨便扒拉兩塊青菜墊墊肚子。

李禾還沒吃幾口,李二就笑著說:“三郎真是厲害啊,說的那麼一大長串,二伯我都聽迷糊了。”

李禾聞言放下筷子,一板一眼的說:“沒什麼大不了的,都是夫子教我的。”

,!

李二明顯不贊同他的話:“哪也得是你聰明,才能都背的下來。”說完又看向李三,“三弟,你可要好好對三郎,這麼聰明的孩子以後是要給咱們李家掙臉面的,可不能虧著他。”

李三聽完夾了一筷子魚肉挑好刺放到李禾碗裡,笑著說:“三郎哪有這麼聰明,都是別人說的,家裡也就你最出息,在鎮上安家立業了,以後三郎要是沒有出路了還要你這個二伯幫忙呢。”

李禾聽著李二和李三互相捧場,一邊扒拉飯一邊撇嘴。

哼!虛偽的大人。

就在李二和李三互相奉承的時候,坐在李禾對面的李樹衝著李禾悠悠的說了一句:“三郎命真好啊,讀了書就是不一樣。”李樹表情陰沉,看著李禾心裡都是嫉妒。

李樹的聲音不大但是也不小,李二和李三聽到之後都停了下來,李三明顯眉頭緊皺顯得很不高興,李二則是皺了下眉,隨後又當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吃菜。

李禾看了看李樹,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只是慢條斯理的吃著飯。

笑話,讀了這麼長時間的書,養氣的功夫他可是學到為了,一句話就想讓他破功,那真是白瞎他讀了那麼多書了。

李禾慢悠悠的說道:“正所謂種善因得善果,我從沒做什麼壞事自然是一切順遂,至於旁人,種了惡因又不知悔改,自然會過得一塌糊塗。”說完也不搭理李樹,自顧自的吃起了飯。

李樹明顯是生氣了,雖然他聽不懂李禾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李禾那個表情和語氣他是看的聽得一清二楚,盯著李禾不由冷笑道:“好好珍惜吧,就你這破爛身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又不行了,到時候別隨便賴在別人身上,”

李三原本還只是皺眉,等到李樹說了這句跟詛咒李禾一樣的話,心中怒氣翻滾,出聲呵斥:“李二郎!誰給你的膽子詛咒弟弟!”看到李樹無動於衷的模樣,李三看向李大,沉沉的喊了一句:“大哥!”

李大原本默默夾菜的手一下子捏緊,他轉過頭看向李樹黑著臉:“二郎,你又想挨罰了是嗎?”

李樹哆嗦了一下,不再盯著李禾看,低下頭默默的吃起了飯,就只是白飯,連菜也不夾。

李二一看趕緊打圓場:“小孩子之間犯點口舌,沒什麼大不了的,吃菜,快吃菜。”說著就給其他人不停夾菜,李禾收到的最多。

可能是李二打圓場弄得,飯桌上的氣氛沒有那麼僵硬了,不過除了李二沒有人再說話,李二一看都不理他也不自討沒趣,也自己吃自己的了。

等到筵席結束,除了李禾他們這一桌大家都是賓主盡歡,尤其是李老頭做的那一桌氣氛一直都很熱烈。

等到眾人都開始離席,李禾也跟著其他人一起去門口送客。

等到族長李雲出來的時候,他笑著對李禾說:“原本楠哥兒說三郎你很聰明,我還以為是誇大其實,沒想到他是一點都不誇大,看來村長說的沒錯,你確實有考上秀才的實力。”

李禾聽完沉默了一下,隨後對著李雲躬身作揖:“還請雲叔不要往外說,我現在四書還未學完,怕是傳出去會以訛傳訛。”

李雲瞭然的點了點頭:“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不會到處說,只是”李雲面帶難色,顯然不知道該怎麼說,只是回頭看了看院裡。

李禾知道李雲是什麼意思,頓了一下說道:“我會想辦法的。”

李雲點頭,和其他人一一告辭離去了。

等到把客人都送走,李三和李禾開始幫著打掃院裡。

打掃的時候李禾也看見了自己的二姐,許是從小在鎮上長大,李二孃明顯不適應鄉下的生活,打掃的時候一直皺著眉,很是嫌棄,幹活拖拖拉拉的。二嬸則不一樣,雖然她也嫌棄,但是做事倒還算利索,只是慢了點。

等到都收拾完,把借來的桌椅板凳碗筷都還了回去,太陽也快下山了。

:()【科舉】漫漫長路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赤眼狼兵

赤眼狼兵

魚棚柺子
關於赤眼狼兵:群像+偶遇+戰爭+陰謀+異物+野人+政權顛覆春秋末期,宋國吞併曹國,曹國後人不甘心,圖謀復立曹國;鄭國寵臣覬覦宋國的雍丘城,想要將之據為己有;十幾年前的一場宮廷悲劇,導致宋國一位年幼的公子流落邊塞;戰國初期的宋國,新君子德剛剛登基,即刻有大臣謀反;而相鄰的鄭國則虎視眈眈、心懷不軌;各種隱患和挑戰,給子德和他的朝臣們帶來重重危機。流落邊塞的宋國公子,歷盡重重磨難,與遊醫、野人、乞丐相
歷史 連載 119萬字
強弓勁弩

強弓勁弩

水做的骨肉
關於強弓勁弩: 秦國大王嬴政繼位,一個新的帝國時代悄然來臨,首當其衝的是韓國,作為五代相國之後的張良,轉瞬間,國破家亡。輾轉流離,只為能施救父兄,盡平生之所學,經世間諸多困苦,百折不撓,依舊難阻天命。少年嬴政,從涉世不深,到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壯志凌雲。本欲萬世師表,卻識人不清,終為大奸似忠之人所累,只十餘載,大廈既傾。
歷史 連載 1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