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的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祥伯?那素晴也來了?”
林鐵生沒有回答他,說:“先不看熱鬧了,你媽還在等你呢!”
一提起馮素晴這個表妹,林健杭就特別懷念。只是素晴表妹住得有點遠,不能常常來往,也就是逢年過節才見一兩次面。另外萬祥伯也不願意讓素晴常來跟他玩。每次素晴嚷著不想離開,馮萬祥就硬是拉著素晴回家。現在掐指一算,也有好幾年沒有見面了,不知道素晴表妹現在剛上高中情況咋樣了。林健杭眼前浮現馮素晴可愛的樣子,不經意間笑了。
林健杭觀察了一下附近的變化:道路泥濘不堪,此刻火車站正在重新改造。幾輛大型的推土機和鉤機在不停地作業,再看看附近的一家超市也在今年熱鬧的氛圍中開張了。
林鐵生不知道什麼時候發動了引擎。
“哦,好哩。”經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的時候,林健杭似乎用餘光看見了李晨凱的爸爸李炳年……他跨上摩托車的時候輕輕地拍了一下林鐵生壯實的肩膀。
是啊,林鐵生就是靠著這壯實的肩膀,辛辛苦苦供養林健杭五兄妹上大學的啊!他印象特別深刻:在他還沒上大學之前,有一次林鐵生和二哥林健明還有他一起上山,把林鐵生早已裁量好的木材光用肩扛到大路上去,再裝車賣掉木材,這樣林健杭的生活費基本上不用擔心了。身為美術教師的林健明和林健杭聊天說大學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樹立目標。
一旁的林鐵生話語不多,偶爾笑笑,表示他在聽,實在是累了,才搭上幾句話。林鐵生知道,這是年輕人的話題,他能說什麼呢?雖然他曾經做過小學的代課老師,精讀過“三國”。可是他老了,思想跟不上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了。
林健杭記得林鐵生老是講“三國”的故事,一說就熱血沸騰——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大鬧長坂橋、諸葛亮舌戰群儒……林鐵生還以自己讀過“三國”和“水滸”為驕傲,老是在王惠英面前說他是有文化的人。然而,他處事的某些方式總是受到王惠英的指責和埋怨。
如今他的想法確實已然過時,時代改變了。現在不是艱苦歲月中的“文革”時期,很多父輩的想法都已不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的需要了,可他們依然要前行。
坐在後面的林健杭感到特別舒服和溫馨。這部“嘉陵”車快退休了,可這部“老爺車”給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他記得這部車接“鳳凰牌”腳踏車的崗位,當時林鐵生給人家賒賬才弄回家,大家見了都快樂瘋了,忍不住摸摸它的質感,它就像剛出生的小牛犢一樣可愛。大家忍不住上去坐坐感受開車的感覺。林健杭還和林義東玩“載人遊戲”,林健杭是司機,林義東是乘客。他們一直玩,不停地換角色,不亦樂乎。還有一次上學,他和義東走在回家的路上,遠處駛來了一輛摩托車,開車的是他的爸爸。他當然要林鐵生載他回家了,誰願意走這崎嶇不平沒有盡頭的山路啊?
然而現在它老了,已經不能發揮當年的作用了。沒走幾步路,排氣筒喘了幾口黑氣……
車子緩緩地駛過新陽大橋,橋下的泥水把整條汶水河汙染成一片黃色的海洋。近幾年隨著場地不斷地開發,環境汙染愈加嚴重。商家們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環保的重要性,這樣做的後果只會害人害己。難道他們沒有聽說過世界末日嗎?不過說實話,瑪雅人的預言怎麼可以相信呢?我們應該用科學的眼光分析問題。
駛過新陽大橋,轉了個彎,不多時,他來到了林鐵生工作的地方。在這個不出五平方米的保衛室裡,堆放著一張床、一張書桌、一桌茶几、兩張沙發凳和幾張小塑膠凳。陰暗潮溼的廁所讓人覺得特別不舒服。假如一個蒙古大漢生活在這裡,估計他也受不了了吧?
沒錯,林鐵生“上班”的地方就是這裡,中午就在這湊合吃一餐吧!
林健杭放下行李,開口問:“怎剛剛沒人在這看守?”
一旁剛下車的林鐵生便答:“你媽在這哩,現在出去買菜了吧。”
林健杭覺得奇怪,這裡要是沒人看管的話,那是失職,這不是有責任心的爸爸的作風。
原來林健杭要回家的訊息還是王惠英告訴林鐵生的。恰好星期五了,林健一兩口子沒課,所以王惠英早早便到林鐵生這裡。這樣一來,林鐵生可以去接兒子,二來她可以幫忙看守。
臨行之前,她還高興地告訴噘著奶嘴的小珞妹:“小珞妹,你的小叔要回來哩,爺爺去接叔叔哈,小珞妹要乖!”
王惠英一直在等,等到十二點多,還沒到,於是折身去了附近不足二十米的菜市場。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