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萬兩 (第1/2頁)
我是唯唯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鋪子方面,侯府主要經營的是兩間繡坊、一間成衣坊以及兩間當鋪,再便是一支往返京中和滇南的商隊。
一年下來收成約合三萬六千兩,加上田莊收成,大約能有四萬兩。
不管是豐年還是災年,收成波動都不是很大。
遇到天災田莊減產時,鋪面收入便會增加一些,反之則亦然。
雖說整個賬面做得精妙,沈詩琪仍舊看出了這不同尋常之處。
這說明,賬面是被刻意做平的。
背後一定有緣由。
根據這個推論,沈詩琪再細看了當鋪的一部分開支項,發現當鋪收成增加的專案,多來自玉石漆器的抵押,均為丹州特產。
侯府在丹州的土地中,便是梧桐嶺這塊林地最為‘奇特’。
佔地足有兩千畝,種瓜果的收成卻穩定在眾多田莊之下。
雖然有精妙的做賬所掩蓋,卻逃不過她的火眼金睛。
這做假賬的思路,與她之前替趙青雲養私兵那會兒一模一樣。
定然有問題!
“你為何想要這麼遠的林地?”寧氏問道。
沈詩琪心中隱隱有所猜測,笑道:“這片遠在丹州,不僅寬闊還連成一片,收成卻很一般,兒子拿來種藥材,收益定會翻倍。”
寧氏探究著自家小孽障的神色,一時拿不定主意。
這臭小子如今懂事了,可是,是不是懂得太快了?
難不成真被他發覺出了什麼?
聽說如今他成日裡待在鳳鳴齋與沈氏耳鬢廝磨,沈氏看賬,他便一旁作畫相陪。
難道說,沈氏看賬看出來了?
但是很快寧氏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可能,這兩大箱子陳年舊賬,短短几日的功夫看都看不完,怎麼可能如此短時間內就從中知曉這些,許是巧合罷了。
打定主意後,寧氏道:“林子就算了,三萬兩銀不是小數目,你仔細著用。既然要開藥鋪,得有個由頭,明日我再給你派幾個人手。”
沈詩琪也不深究梧桐嶺的事,喜滋滋給寧氏捶背:“我就知道娘最疼我!由頭我早已想好了,如今兒子不是養病麼,便藉著這求醫問藥的由頭。為了我這隱疾,親自開一間藥鋪,合情合理啊!”
“小猢猻!自己名聲都不要了。”寧氏笑罵道。
“那哪兒能呢,待到冬日裡,便是沒有那天災,我鎮北侯府世子給災民施粥施藥,那也是積德積善的名聲,隱疾的事最多也就是被唏噓兩聲,不妨事。”
拿到銀票的沈詩琪興致勃勃回到鳳鳴齋,看見小美正在賬本前打盹,示意檀香和松韻不要吵醒,自己悄沒聲的湊近,用紫毫筆沾了清水,在她鼻頭輕點了一下。
畢竟小美如今頂著的是自己的臉,她也捨不得畫花。
顧晗睡得也不是很熟,鼻子上感受到涼涼的觸感,睜眼見到世子大兄弟拿著筆正在對自己‘作惡’,睡意全無,哎呀一聲驚叫著起身,小跑到銅鏡前才發現自己被耍:“世子你真是太淘氣了,檀香松韻你倆也不攔著!”
檀香和松韻只是在一旁偷笑。
場面難得的溫馨。
“好了,我不逗你了,有件事情同你說。”
沈詩琪簡要說了一下,顧晗瞪大眼睛:“你說奪少?開個藥鋪給了多少錢?!”
“三萬兩。”
侯府一年的開支才四萬兩上下,一家鋪子就給了三萬兩?!
這也太財大氣粗了吧!
沈詩琪笑著說道:“這還不夠呢,我算了,咱們這個藥鋪若是開在城東鬧市,便是再添上一萬兩,也才將將夠。”
“地價這麼貴?!”
“倒不是地價,大頭在精湛的坐診大夫、方劑和好藥材。名醫難尋,直接盤下一個藥鋪的花銷便更高些,一顆百年人參或是一根犀牛角便是近千兩。”
顧晗表示理解。
從古至今看病就是很貴的,古代沒有工業化生產,也沒有先進的溫室大棚可以規模化種植,藥材都是深山老林裡挖出來的,自然更貴。
等會兒,說起大棚和規模化種植,顧晗眼前一亮。
別人不行,說不定他可以啊!
“不過,成本高收益也高,近期我會在外頭忙幾日,把藥鋪的事情儘快敲定。戲班子的事,勞煩夫人操持了。”
顧晗點頭:“明白,這些交給我,你也別太辛苦。”
沈詩琪忙活起來。
這是她單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