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尺勿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好的廠房通了電的都開始執行機器,有基本上無限制的電用比剛過來時輪流用電的情況好多了。
溫燕新小心翼翼地將印刷機和硬幣衝壓機接上電源,並仔細檢查線路連線是否正確無誤。確認一切準備就緒後,他輕輕按下啟動按鈕,測試機器的運轉情況。
隨著一陣輕微的嗡嗡聲響起,機器開始平穩地運作起來,各個部件協同工作,毫無異常。看到這一幕,溫燕新心中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接著,他向倉庫管理員申請領取一塊銀餅,準備親自用衝壓機製成銀元。拿到銀餅後,他熟練地將其放入衝壓機的模具中,調整好位置,然後開啟機器。只聽“咔嚓”一聲脆響,一個嶄新的一元銀元便從模具中彈出。溫燕新眼疾手快地接住銀元,拿在手中細細端詳起來。
由於這塊銀元是由純銀製成,質地相對較軟,所以溫燕新忍不住用嘴巴試著吹了一下。剎那間,清脆悅耳的聲響迴盪在空中,彷彿一首美妙的樂曲。他定睛一看,發現銀元上的紋路十分清晰,栩栩如生。
正面印刻著朱元璋的正面頭像,下方則醒目地寫著“洪武大帝”四個大字,而在頭像上方,則標有“一元”字樣。銀幣的背面則印有“當一兩”三個字,下面還有八個較小的字——“火耗歸公 崇禎三年”。
欣賞完這個精美的一元銀元后,溫燕新意猶未盡,決定再嘗試製作一枚半兩的銀元。
於是,他迅速更換了衝壓機的模具,再次將銀餅放入其中,重複之前的操作步驟。不一會兒,另一枚半兩的銀元也順利誕生了。與一元銀元相比,這枚半兩銀元的個頭稍小一些,但同樣精緻美觀。
溫燕新拿起它吹了吹,雖然聲音不如一元銀元那般響亮動聽,但也還算不錯。此外,除了頭像變成了永樂大帝以及標註的是“當半兩”外,其他方面與一元銀元幾乎如出一轍。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枚銀元的邊緣都特意設計了齒口,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當地土著使用刀具將銀質部分刮削下來。
完成製作後,溫燕新滿心歡喜地拿著這兩個樣品展示給周圍的眾人觀看。大家紛紛圍攏過來,好奇地盯著這兩枚銀光閃閃的銀元,眼中流露出驚歎之色。經過一番觀察和討論,眾人一致認為,以當前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想要仿造出如此逼真的銀元恐怕並非易事。
隨後,有人提議對這兩枚銀元進行稱重,看看實際重量與預期是否相符。結果顯示,一元銀元的重量為 36.2 克,半兩銀元的重量為 18.1 克,均比原先預計的要重一些。經過分析,大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在製造過程中並未新增其他金屬,導致純銀的比重較大所致。
首肯後開始熔鍊手裡所有的文銀了在加入2%鋅的和8%銅(參考民國時期的銀元)後就開始成型成,壓成2.6毫米的銀板開始衝壓,一次5個衝,60多萬估計可以衝80萬兩左右,多的都是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