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wang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守,我們的人不好接近。
贏政:哼,要不是當初對付呂相嫪毐他幫過孤,不然孤早對他下手了。當初他幫我不也是圖謀羋雪為後,讓他們楚系在朝堂重新崛起,
頓弱:確實如此,
贏政:華兒那邊呢?
頓弱:公子前幾日給了叔孫通300兩黃金讓其收買儒家學子,讓其編著啟蒙書和簡化秦篆,
贏政:我兒在某些方面跟我想到一塊了,如若孤統一六國,孤也會統一文字,簡化之事孤也曾想過,不曾想被這小子搶了先,
頓弱:大王和公子,父子同心,大秦之幸也,
贏政:哈哈好一個父子同心,昌平君那邊切勿放鬆,
頓弱:諾
贏政:華兒自小聰明,可惜卻不懂權謀之術,正好昌平君就當華兒的磨刀石,如若不行,孤在幫他。
頓弱:確實,但大王昌平君不太好對付。
贏政:不好對付,才能更好的磨練華兒,好對付的都被幾句話說吐血了。
頓弱:確實,淳于越現在還躺床上,聽聞現在百姓吵架都開始用公子的成語罵人,那首《獻于越》也被各大家宣揚。
贏政:宣揚是好,希望諸子百家別利用華兒,不然孤不介意馬踏江湖。
頓弱:我這邊已經派人盯好百家之人了
贏政:辛苦了,
頓弱:這是臣的本分,
贏政:今日我批奏章也累了,去東宮看看吧,自從華兒搬過去之後,孤還沒去過,最近華兒又是拉泥土又是拉木材的不知道折騰什麼。
頓弱:諾
尉繚:確有其想法,但不知差了什麼,久久無法下筆。至今為止只書寫了《尉繚子》三字。
公子華:老師差的不過是我秦國的實踐,我想這一天不會太遠。我父王必將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而老師之理論思想將付出實踐。畢竟實踐才是最好的證明,書成後我想老師足以比肩,孫武、吳起、孫臏,兵家又將多一位兵聖。
尉繚:借公子吉言,定會如公子所願。公子如何理解王富民強?
公子華:我覺得國家的強盛,毫無疑問是百姓的共同願望,國家強盛為了什麼?我認為是為了國民的幸福,如果一個國家強盛了,他的百姓是不幸福的,那這個國家要他做甚。所以我們應當為了百姓的幸福來強盛自己的國家,只有把百姓當人的國家才值得強盛、才應該強盛,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強盛。
於此同時剛到書房外的贏政,便聽到這番話,點了點頭。
頓弱:大王上天真是獨寵贏氏啊,36代君王人才輩出,最差的也是守成之君,而大王為一代明君,而今公子也必將不弱於大王。
贏政:是極是極
尉繚:公子大才,老師甚是欣慰,能教公子,儒家的仁義與公子的仁義完全沒法比擬,如皓月跟熒蟲。
公子華:老師謬讚了,我只是以史為鏡罷了,
尉繚:噢,這是透過何事?
公子華:是我秦國昭襄王,有一年大旱,鬧饑荒,有人向昭襄王提議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卻被昭襄王拒絕,昭襄王說因為我秦國法律規定,無功不受賞,我這些糧食是獎給功臣的,這些災民有功嗎?沒功就不能給,如果這些災民沒有任何功勞,卻不花一分錢。不付出任何代價就從國庫中拿糧食,那不提倡天下的人隨隨便便到我國庫裡拿糧食嗎?如果我不救災,這些災民會死,但是如果我救災,國家會亂,一個是災民死了,我國家安定,還有一個是救活了災民造成法治的混亂,所以昭襄王選了災民死國家不亂,
站在昭襄王的立場上是沒題的,包括武安君的事,但站在百姓和武安君的立場上昭襄王是寒心,
這話一出尉繚和門外的頓弱突然後背冒出一身冷汗。
尉繚:公子切不可胡言,若讓大王知道你枉意先王必受懲罰。
公子華:我知道,但你們也把父王想得太小氣了,我父王不是那種人,再說了,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
此話一出門外的頓弱鬆了口氣,畢竟他們現在可是投資了公子華,若公子華不能上位,他們就慘了。
公子華:如若讓我碰到此事,我定會實行以工代賑。
尉繚:公子何為以工代賑?
公子華:以工代賑就是興修官道,水渠,開墾荒地,讓百姓出工換取錢糧,不至於讓百姓白拿糧食,又可以減少國庫支出,反正早晚都得修,還可以換來百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