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哆啦wang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尉繚頷首,表示認同:“先生所言甚是。故而輕騎兵便有了用武之地。輕騎兵,人馬皆著輕便、手持秦墨刀行動如風,神出鬼沒。可快速繞至敵軍側翼與後方,進行襲擾。輕騎兵擅長騎射,在運動之中射出的箭矢,如同漫天飛雨,讓敵軍防不勝防。”

說到此處,尉繚的眼神看向各營,彷彿看到了他們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的英姿。

黃石公撫著鬍鬚,微笑道:“輕騎兵的靈活性確實是其一大優勢。但若是遇著嚴陣以待、防護嚴密之敵軍,單憑輕騎兵的箭矢,恐難以破敵。此時,步卒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了。步卒,那是軍隊之根基。他們以密集的陣型排列,手持盾牌與秦墨刀,前排的步卒以盾牌組成一道堅實的壁壘,擋住敵軍的箭矢,與輕騎兵一同戰鬥,保護騎兵。”

尉繚接話道:“不錯,步卒在防禦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步卒機動性差,若遇敵軍騎兵的衝擊,若無良好的應對之策,便易陷入混亂。”

黃石公:“此正是要將三者結合成陣的意義所在。吾設想一種陣法,陣前以步卒為盾。精選強壯而紀律嚴明的步卒,組成數層方陣。最前排的步卒皆持巨大的盾牌,盾牌相扣,縫隙極小,宛如銅牆鐵壁。第二層步卒手持長杆兵器,或為長槍,或為秦墨刀,從盾牌的縫隙間刺出,防範敵軍騎兵的靠近。”

尉繚的眼神中滿是專注,腦海中似乎已經浮現出了這個陣法的雛形。

黃石公繼續說道:“在步卒方陣的兩側,則部署輕騎兵。輕騎兵伺機而動,當敵軍前來攻擊步卒方陣之時,輕騎兵便如靈動的遊蛇,從側翼殺出。他們以快馬和精準的騎射,攻擊敵軍的弓箭手或者側翼較為薄弱之處,打亂敵軍的進攻節奏。”

尉繚沉思片刻,說道:“此輕騎兵的運用妙極。不過,若要給予敵軍致命一擊,重騎兵當在此時出動。可將重騎兵隱藏於步卒方陣之後或者山谷等隱蔽之處。待敵軍被步卒的防禦和輕騎兵的襲擾攪得陣腳大亂之時,重騎兵如雷霆乍驚,奔騰而出。重騎兵憑藉其強大的衝擊力,直搗敵軍中軍或者薄弱之處,一舉沖垮敵軍的防線。”

黃石公輕輕搖頭:“重騎兵的出動時機需精準把握。若是過早,敵軍尚有餘力應對,重騎兵恐會陷入敵軍的陷阱或者被敵軍以人海戰術消耗;若是過遲,則會錯失戰機。”

尉繚深以為然:“先生之顧慮甚是。故而在陣法之中,當有訊號之設定。或為號角,或為旗幟。步卒方陣之中需有指揮之人,密切關注戰場上的形勢。當輕騎兵成功地使敵軍出現混亂,且敵軍的防禦力量開始分散之時,便是重騎兵出擊的最佳時機。”

黃石公又道:“此陣法的進退亦有講究。若要前進,步卒方陣需穩步前行,保持陣型的完整。輕騎兵在兩側靈活遊動,掩護步卒方陣的推進。重騎兵則需保持適當的距離,隨時準備衝鋒。而若要後退,步卒方陣不可慌亂,依然要以盾牌防禦,輕騎兵則要進行掩護射擊,阻擋敵軍的追擊,重騎兵斷後,防止敵軍的騎兵乘勢追殺。”

尉繚補充道:“還有這陣法在不同地形下的變化。於平原之上,此陣法可舒展而開,各兵種發揮空間較大。但若是在山地或者狹窄的谷地,步卒的防禦陣型要更為緊湊,輕騎兵的行動則要更加謹慎,重騎兵的使用可能需酌情減少,或者選擇更為合適的出擊路線。”

黃石公望著遠方的山巒,似乎看到了那陣法在不同地形上的變幻:“在山地,輕騎兵可利用山地的溝壑與樹林隱藏身形,對敵軍進行偷襲。步卒則可佔據有利地勢,構建防禦工事。若敵軍的騎兵想要上山攻擊,步卒的遠端武器可發揮作用,輕騎兵再適時出擊,打亂敵軍。”

尉繚接著說:“而在狹窄的谷地,步卒可以形成多層的縱深防禦,將谷地封鎖。輕騎兵在谷口兩側進行警戒,重騎兵則隱藏於谷內的轉彎之處。當敵軍進入谷地,輕騎兵首先攻擊谷口的敵軍,使其擁擠在谷內,然後重騎兵殺出,將敵軍分割殲滅。”

兩位兵法大家沉浸在這兵種結合陣法的構建之中,彷彿已經置身於千軍萬馬的戰場之上。公子華則招來護衛軍各統領認真聽講。

黃石公突然問道:“那此陣法之中,各兵種的數量比例又當如何?”

尉繚沉思片刻,說道:“這當依各國的國情而定。若一國馬匹眾多,且精於騎射之人不少,可適當增加騎兵的比例。然步卒無論何時,都應占據相當的比例,以作根基。吾以為,大致可為步卒六成,輕騎兵二成,重騎兵二成。”

黃石公沉吟道:“六成步卒可確保防線的穩固,二成輕騎兵能靈活地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